阿文不了解新能源的原理,但知道梅淩晨所說的意思,那便是能源分散是一種浪費。如果山民以十戶為組,能耗得到最大利用隻是一個方麵,鄰裏相幫,阿仔上學,農田利耕……。
一時間,他想到很多的優處,“梅先生,這是利於大家的好事,我這就去村長家,我想,他會理解你的苦心。”
談完大家事,梅淩晨拿出一套刻刀,“你先保存,如果孩子用我給他的小刀雕出模樣,你再把這個給他。目前,他的理解能力還不強,專業書不宜現在看,你可以先學,搞懂一些竅門,適當指點一下,對他的幫助會很大。”
阿文沒有接刻刀,興奮的站起,“你等著。”說完,跑進了屋。
沒一會,他拿著一件根雕走了出來,很自豪的來到梅淩晨麵前,“你打打眼。”
梅淩晨接過,這是一隻獨立枝頭的蒼鷹,刻痕還很粗拙,卻能把握住鷹的神韻,這是一名雕刻師能否成功的關鍵。一件作品,相似隻能算是工藝品,而神似才可稱藝術,所產生的衝擊力,不能去相提並論。
“孩子的領悟力很強,極具靈性,如果你願意,這次我帶他出山,讓我的朋友去教授他。”梅淩晨想起龍安塵,他是璞玉很好的雕琢師。
阿文驚喜萬分,兒子是真的得遇貴人,他相信,這個老師定是位成就非凡的人物,梅先生認識的朋友,哪能有庸者。
驚喜是驚喜,但阿文不想孩子這麼早出山,“梅先生,嘎爾劄文的石頭屋將會裝滿您的恩情,但阿仔還年幼,很容易被花花世界亂了心智,唯有體會到世間生存的不易,才會珍惜來之不易的機遇。所以,我想在他對這個社會有了清晰的認識,那時,隨你去實現願望,會有利的多。”
梅淩晨想了片刻,“你有這個想法,很對,孩子還小,不能辨別是非,如果他見識到外麵的神奇,既有可能興趣轉移。一會我給你留個地址,待你認為他的心智,已經把雕刻當成生活中的一部分,你再帶孩子去拜師學藝。”
每一次隨梅淩晨出門,洪泰都能體會到一種新的感覺,這一次,他體會到生命中的貴人,他的愛無垠。這是忘了自我而去擁抱天下的大愛之境,由此產生畫清晨愛的回報是彷徨的境地。
他們二人興奮的聊著天,洪泰插言,“我想在此建兩棟房,春暖花開時來此住些日子,你們看這樣符合當地的政策嗎?”
“如果別的地方可能有難度,這裏有阿文,允許山外的人比鄰,應該可以實現。”梅淩晨知道洪泰的用意,他想在煩悶之時,我們四人前來散散心,這是一個很好的減壓方式。
雖然梅家也在大山之中,卻沒有這裏的原始之美,那是我為大地之主的無拘無束,無欲無求的空靈之境。
阿文很興奮,“梅先生說的對,珞巴人不喜歡混居,但你們是山外飛來的鯤鵬,給我們帶來吉祥,珞巴族人會很熱情的歡迎你們的到來。”
洪泰不會想到,兩棟別墅建成,他們卻沒來過這裏,甚至是自己房子的模樣,也未能瞧上一眼。
阿文找到村長,把梅淩晨的計劃說了一遍。
村長當過兵,年齡不大,剛步入中年,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很強。他很快分析了利弊:分散的珞巴人,相似動物那樣,有著領地的情結,這是他們各自圈地的最重要原因。隨著年輕人外出闖蕩,知道集體力量的強大,畫地為牢產生的後果,就是有沒援手的無助感。
現在已不是靠狩獵為生的時代,唯有集中居住,才是創造一種新的美好生活最合理的途經。
兩日之後,附近三座山頭的居民來到阿文的家中。梅淩晨從社會的變化,到人們該去享受什麼樣的生活方式,深入淺出的講了一通。
梅淩晨所描述的願景,都是符合珞巴人生活習性的方案。很快,心中存有不舍原居的人,被新的現代生活模式所吸引。於是,他們紛紛提出了自己的意見,甚至是未來的群聚地,也在他們的討論議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