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衝在最前麵的九匹戰馬正是周通等人,當時的戰馬都是安裝馬蹄鐵的,此時急速飛馳經過‘卻月陣’前的冰層紛紛滑倒,然後站起來就朝明軍陣裏逃!
周通等滑倒在地上的時候,多爾袞已經看見了依河岸圍成的反弧形‘卻月陣’!
“停——”多爾袞朝後麵跟著的後金三萬鐵騎大喝!
三萬後金鐵騎集體策馬,與王承恩的‘卻月陣’遙遙相對。周通帶著武監連滾帶爬跌跌撞撞,這才回到陣中。
代善急匆匆策馬來到多爾袞身邊,先看了看前麵明軍布的陣勢,朝多爾袞詢問道:“多爾袞,為何停止不朝明軍衝殺,直接將明軍擊潰了事?”
多爾滾看著王承恩布的明軍陣形,歎道:“這王承恩果然聰明,竟然搶了人不說,還誘始我鐵騎追來,他卻早布好了陣等待我們?”
代善看著前麵的明軍,嘲笑道:“縱使這支明軍打過幾次勝仗,我手中的正紅、鑲紅兩旗人馬也不是吃素的!”
多爾滾眼睛直勾勾的看著王承恩的排布的軍陣,心中似想到什麼一般道:“這支明軍的排陣好象一個陣法!”
“不就是韓信率軍攻趙的背水一戰嗎?多爾袞,你還是太謹慎了,嗬嗬!”
作為努爾哈赤的長子,代善什麼戰沒打過,有時候打戰就是在冒險,不敢搏就會輸,不管對麵明軍排的是什麼陣,代善都準備用自己的鐵騎將一切陣法踏碎!
代善信奉的是,實力才是硬道理!
“不!代善,這個陣法曾經用三千名不到的步兵擊潰三萬多名騎兵!” 多爾袞歎道:“若我沒看錯,這些明軍的陣法就是曆史上曇花一現的背水‘卻月陣’!”
“‘卻月陣’!”代善有的迷惑。
也難怪代善迷惑,劉裕的‘卻月陣’確實如多爾袞所說,隻有劉裕自己能用,後世曆史再沒有出現過類似的陣法,因此流傳本不是很廣,後金將領知道漢人兵法的少之又少,不是多爾袞這樣的後金智者,其他人如何能知道得如此清楚?
“卻月陣”為什麼在後世沒再出現?原因就是構成“卻月陣”的條件非常複雜,具體包括地理條件、兵器、兵種和兵力配置。
地理條件自然是依河而設,當年劉裕的‘卻月陣’有戰車,用來抵抗敵軍騎兵的衝擊,起防禦作用,還有盾牌兵,保護戰車,還包括杖、弩、錘、槊等武器用來殺傷敵軍!
車兵和努兵為主體,在距水百餘步之處用戰車百乘布下弧形“卻月陣”,兩頭抱河,以河岸為月弦,每輛戰車設置七名持杖士卒,共計七百人;布陣後,再派兩千士兵上岸接應,並攜帶大弩百張,每輛戰車上各加設二十名士卒,並在車轅上張設盾牌,保護戰車。
因為“卻月陣”是弧形,從物理學的角度來講,弧形可以分散受力點的力,有著良好的抗衝擊能力;陣內士兵又因有杖、弩、槊等武器,所以殺傷力非常強;同時陣內士兵背水為陣,可起到“陷之死地而後生”的效果。
可惜,“卻月陣”就像曇花一現,雖然史書中記載詳細,但此役過後,再無人使用此陣。的確,卻月陣對地形的要求非常的大,一旦有失誤,就有被對方騎兵從側翼穿插或者從後翼大舉突進的危險。如果北魏騎兵從後麵包抄,劉裕的卻月陣則難以奏效。
王承恩自然不用擔心後金鐵騎會從側翼穿插或者從後翼大舉突進,雖然黎河的冰麵還沒有融化、也夠厚實,可是如何能承擔萬人以上的部隊經過,而且還是鐵騎,帶著馬蹄鐵的鐵騎!
王承恩沒有弩兵,可是他有火炮、火槍;王承恩有炮車、戰壕、尖木拒馬欄、最前麵還有一層冰層;盾牌兵,普通士兵,弓手、重裝斧兵、白杆兵……如此,整個一個強加版的‘卻月陣’!
現在的問題是,後金會不會真的不計後果,強行衝擊王承恩的強加版 ‘卻月陣’!(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www.qidian.com,章節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