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序(2 / 3)

半張金黃符是在她來時的路途中,所救下的一名快餓死道士半塞半送的謝禮。她本來在急匆匆地趕路,根本不打算管閑事。可是當她看到餓得麵黃肌瘦的道士臥倒路邊,她突然想起了自己的女兒,一時起了惻隱之心,叫人施舍了一頓飯菜和幾兩碎銀。

道士臨別時就把半張金黃符贈予她,並鄭重地再三叮囑,如果感到絕望或遇到無法解決的難題時就把符紙拿出,到時問題自然會迎刃而解。

來時她對求醫可是信心滿滿,而且憑她堂堂一品夫人的尊貴身份,還能有什麼難題自己無法解決,當時她根本就沒有把道士的話放在心上,對道士地叮囑也是一笑置之,但她也不想拂了道士的好意,笑著把符紙隨意塞到了袖中。

沒想到自己的處境真的會被道士言中。剛才她的心被一縷深深地絕望緊緊攥住的時候腦海中突然清晰浮現出道士曾對自己說過的每一句話,雖然覺得這可能隻是一種巧合,可是這好歹也是一絲希望,為女兒的病奔波求索了這麼多年,隻要有一絲希望她就絕不會放棄。就算是急病亂投醫,試試也總好過束手無策的痛苦等待。

美少婦從來沒有一刻像現在這樣焦慮不安,感覺時間變得比蝸牛爬得更緩慢。

“吱!”

一聲輕微的細響,在這片寧靜的山林中卻顯得突兀而響亮,望眼欲穿的美少婦雙眸緊張地盯著木門後的那一片陰暗處,讓她欣喜若狂的是,自門後走出的不再是一個身影,而是變成了兩個身影。

走在前麵的是一個四旬左右的中年儒者,藍衫飄飄、器宇軒昂,麵色紅潤宛如少年,頷下三綹掩口黑須,臨風玉立,飄然出塵,身後跟著的正是先前出現過一次的玉麵金童。此時他的臉上寫滿著不解和疑惑,顯然他不明白從未心軟過的師尊為何會為了半張符紙而改變心意。

“神醫,請救救小女!”中年儒者還未走到台階下,美少婦已是邊大聲哀求邊磕起頭來。

“你先起來,我有話問你。”中年儒者眉頭微皺,他最討厭世俗的繁文縟節,對於美少婦的行為已有些不悅。

“神醫不答應我就不起來。”美少婦神色一片淒然,楚楚可憐的樣子讓人怦然心動。

中年儒者眉頭皺得更深了,玉麵金童一聽到美少婦的話就已知道不妙,師尊的脾氣和性格他可是知之甚深,這種相當於變相威脅的請求恰恰是師尊最為討厭的,他不忍美少婦所有心水和希望付之東流,急著搶在中年儒者之前開口怒喝道:“既然師尊已出來見你,自然會救你女兒,你還不快快起來回話,若惹師尊不高興,後果自負。”說完還不停向美少婦使眼色,同時還把話套死。

美少婦立刻會意,拉著女兒站了起來,對著中年儒者又行了一禮。

“哼!”中年輕哼一聲,聲音雖然很輕,可聽在玉麵金童耳裏不亞於一個晴天霹靂,心不受控製地狂跳起來,想想剛才的越俎代庖,冷汗已是浸透衣衫,所幸師尊並未追究,這又讓他感到一陣錯愕,感覺眼前的師尊似乎因為那張破符而變成了另外一個人。

“我不管你是誰,是什麼人,你隻要告訴我這半張符你從何得來,何人給你,那人的相貌如何。”中年儒者輕輕掃過玉麵金童的臉,隨後在小女孩的麵上稍微多停留了片刻,最後兩眼緊盯都著美少婦。

美少婦老老實實把自己在路上所遇所聞全都告訴了中年儒者,不敢有絲毫的隱瞞,因為她發現在中年儒者銳利的目光注視下,自己仿佛被人看了個通透,毫無秘密可言,她也知道自己女兒能不能得救全者寄托在那半張符紙的來曆上,自然更是不敢有絲毫欺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