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世績是瓦崗一係的老人,在軍中威望很高,與各寨主的人緣又很好,而且此人心誌高遠,雖然現在歸屬於李密,但李密對此人始終抱有警惕心。
上次徐世績獻策要突襲黎陽,這是一個非常好的決策,拿下了黎陽,李密就徹底控製了河南所有的大型糧倉,擁有吃不完的糧草,且黎陽的位置十分特殊,自古以來為兵家重地,戰略意義十分重要。
黎陽西瀕永濟渠,東臨黃河,水運極為便利,從河北地區剝削來的租米,都先集中於此,然後再由永濟渠或黃河運往洛陽、長安。用兵東北時,由江淮運來的軍糧,也先儲藏在這裏,然後由此運往東北,是河北地區唯一重要糧倉。
號稱:黎陽收,固九州。
可李密後悔就後悔在,當時李密剛剛火並翟讓,為了安撫瓦崗一係和團結一致的大方針,派徐世績率瓦崗本部五千人,前去奪取黎陽,導致徐世績一下就坐大了。
如今,徐世績開倉放糧,旬月間,一下子募得青壯二十餘萬,並且將他們全部編練成軍。現在,徐世績天天在黎陽操練新軍,其操練聲甚至遠在金鏞城的李密都仿佛能夠聽到,這叫李密如何又能放心得下?
李密知道黎陽的重要性,更明白驍果軍的實力和威脅,因為他曾親身體會過。但同時李密對徐世績也是存有戒心的,於是乎,李密便琢磨著想用驍果軍來消磨徐世績的實力,至少,得讓他先拿下東都,他才會回頭去黎陽應敵。
但這麼做就有兩個危險因素,其一,在重壓之下,徐世績難保不會叛變,直接投降隋軍;其二,徐世績的部隊雖有二十萬之眾,但多是毫無戰鬥經驗的流民,其戰鬥力還要打個大大的疑問號,萬一要是給驍果軍一棍子給打死了,快速拿下了黎陽,而李密的主力又雲集於東都堅城之下,那麼李密的菊花就會大開,局麵將對魏軍極為不利!
半響,待眾人嘰嘰喳喳的說完了,李密心下也有了計較,道:“我意,此次戰機十分難得,我三十萬大軍兵鋒直指東都,我軍因把全部精力投入東都的作戰,黎陽方向暫時不管,孤相信徐世績的實力,他一定能替我們堅守黎陽,等到我軍拿下東都後,回師黎陽!”
此言一句,在場的眾人皆臉色一變,單雄信第一個開口,道:“魏王三思!黎陽之於我軍十分重要,徐世績的手下大多是新兵,恐抵抗不住十幾萬隋廷正規軍的進攻啊!”
李密罷了罷手,示意單雄信不要著急,笑道:“你說的這些,孤都明白,但新兵都是要經曆戰火的磨練才能成為真正的鐵血戰士的!孤也知道這樣做,徐世績的壓力會很大,但孤更信任他的能力,孤相信他一定能在孤拿下東都之前,替我軍守好東大門!”
聞言,裴仁基皺了皺眉,道:“魏王,末將以為,還是派人率軍前去支援,在黎陽城外紮營,策應一下比較好!”
李密點了點頭,道:“裴柱國所言,甚合孤意,就讓譙郡的黑社、白社倆兄弟帶本部前去支援黎陽,並傳諭齊郡徐圓朗、任城徐師仁,若隋軍進攻黎陽,則令他們率本部攻襲隋軍的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