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四章 李世民(1 / 2)

張出塵恨恨道:“這個李淵,聖上給了他那麼大的殊榮和官位,他卻絲毫不懂得感恩,居然造朝廷的反!這些唯恐天下不亂的野心家真該死!”

張仲堅問道:“那李淵起兵後順利嗎,形勢如何?”

李靖回道:“總體上來說唐軍的進展簡直是太順利了,唯一的難點就是霍邑之戰,打贏霍邑之戰後,唐軍幾乎一路暢通無阻,坐擁幾萬精銳的左驍衛大將軍屈突通作壁上觀,以致唐軍順利逼近大興,周圍的義軍和官軍幾乎是望風而降,唐軍僅幾個月的時間就擁兵數十萬了。”

張仲堅疑問道:“作壁上觀!?”

李靖點頭道:“嗯,當時,聖上已經對李淵有所戒備了,特意讓宋老生率三萬精銳進駐霍邑,就是要在此監視李淵,一旦其扯旗造反,便會被宋老生卡主進軍之路。而駐守河東的屈突通則是第二道保障,他的部下大多是關中的驍果和府兵精銳,河東之地同時也是西京和東都連接的一塊橋梁,但屈突通對於唐軍的進攻則顯得那麼的敷衍了事,甚至屢戰屢敗,根本不符合他屈突大將軍的水平。”

“唐軍在攻入關中後,屈突通無所作為,既不率主力馳援大興,也不攻擊唐軍後路,反正就是在那放水,而且,潼關作為西京的屏障,他屈突通居然隻派桑顯和率數千兵力把守,而他自己居然撤回河東了,以致關中失守,桑顯和直接率部投降,他的部下人心惶惶,居然在路上就全軍嘩變了,連他自己也被唐軍俘虜了!這放水也放得太明顯了!”

“其實,屈突通這樣,變相的坑了留守大興的陰世師將軍,而他最令我惡心的是,他老人家的部隊崩潰後,他還要表演一番,唐軍派他的兒子去勸降他,他居然拿弓箭對著兒子,說他絕不會投降,以表明他的忠心。最後,還是被他的親兵‘挾持’,被迫向唐軍投降的,據說他被‘挾持’的時候,還一把鼻涕一把眼淚的說對不起朝廷、對不起聖上,然後就被李淵大肆褒獎,加兵部尚書、封蔣國公。”

張出塵厭惡地作勢一啐,道:“呸!這個屈突通真令人惡心!民間傳說,寧食三鬥艾,不見屈突蓋,寧服三鬥蔥,不逢屈突通。看來,這屈突通就是個演員嘛,對下就是作威作福,裝得一手好逼,對上就投其所好,演得一出好戲,真是影帝啊!”

張仲堅搖了搖頭,道:“還是說說唐軍的事吧,我想了解一下當時的霍邑之戰!”

李靖無奈道:“唐軍能勝,我個人認為完全是李淵那個次子李世民的功勞。其實,當時李淵軍隊也不過幾萬人,與宋老師所部三萬人算是旗鼓相當,宋老生卡主了李淵進軍關中的咽喉,導致唐軍進退不得、耗時良久。最後,唐軍因為缺糧,意見發生了很大的分歧,是在李世民的堅持下,李淵才決定冒險行事,以撤退為由,誘宋老生出城決戰。那一戰唐軍打得異常艱辛,李建成所部幾乎崩潰,但靠著李世民所部的騎兵成功突破了宋老生的側翼,驍將劉弘基陣斬宋老生,才成功扭轉了戰局。據說那一戰,李世民的弓箭都射光了,手持雙刀殺入宋老生的側翼,連斬數十人,兩把鋼刀的刀刃都被他砍卷了,異常剽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