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殿之上,許飛娘廣袖輕拂,神色從容。

此際在場茅山派諸人除朱梅外,皆是一派尊長,所著之衣,皆為門派道衣,唯獨是許飛娘一身煙紫黑裙,流雲銀釵,宛若古仙。

她上前一步徐徐道:“諸位當知萬古之前,三山龍脈非一氣貫通,三皇五帝之後,天地曾有異變,神州罹難,洪水漫野,大夏禹王得塗山神女之助通山脈、浚河道,才初成我華夏三龍九州之格局。”

許飛娘開口所言追及上古,這本該是問罪的場麵,如今聽她說辭,到像是在談玄論道。

眾人聽她所言,皆不禁神思飛揚,奔馳萬裏,琴因素似已有些明白許飛娘想要說什麼,抬眼看著她,視線交接時,許飛娘並不退縮,與她對視道:“然則九州格局初成之時,並不穩定,故大禹王又令十巫,從大荒境感召五方靈獸,與三山龍氣互為牽製循環,才得安寧。大禹王在世時,以人德應天地之德,五靈自是臣服。可神州經此天地異變後,天地之氣已不同往昔,再難有真靈降塵、仁王現世。故禹王之後,曆朝曆代,隻得以初代帝王王骨,封陵於龍脈生氣處,鎮壓五靈,也因此改變了禪讓於賢德者的公天下局麵,自禹夏以降,這天下便成了一家之天下。”

許飛娘說到這邊停了下來,琴因素接口道:“如許掌殿所言,以大衍曆所記來看,王骨封陵的做法已延續三千年之久,被鎮壓的五靈,因非仁德臣服,所以自元神出分靈轉世,或反噬無德之君,或輔佐有德新君,故而有朝代更迭之事。這一番人世更迭,於口中說來,不過隻言片語,但這對天下蒼生來說,卻是兵災血劫,離亂苦楚。”

許飛娘微微闔眼,似是感傷,“五靈本應以德感召,生滅自然,隻是大禹王後期,便再也不能感召了。為續王朝命脈,大巫方士強以巫術鎮壓,殷商一代,曾以大量人祭強鎮五靈,所謂紂王之虐,實非帝辛一人之所造。”

琴因素道:“是,也因此才有武王伐紂,牧野之戰,周朝攝天下後,廢巫治改禮治,倡仁治,仁治者,仁人之治也,文王以其仁治之德,奠周朝八百年基業,並以王骨封陵之術替代人祭。此後,朝代更替興亡,端由帝王之仁德而定。如秦皇之暴虐,縱然秦陵嵯峨,以天星奇陣布局封陵,亦是枉然。”

許飛娘道:“琴掌殿所言,飛娘並不全然認同。”

琴因素道:“哦?願聞許掌殿高見。”

許飛娘道:“帝業枉然是帝王家事。可有一群人實不該坐視這等局麵發生,上古大巫之所以助紂為虐,是因為他們違背了初衷,與王室過於密切,甚至臣服於帝王,這般情況下,又如何能秉持為天地守序的理念?人為萬物之靈,本該就有人來執天地守序之道,文王周公改巫為禮,啟用儒士,可這些儒士也是犯了同樣的錯誤。”

琴因素歎息道:“許掌殿說的是,故而老子春秋時歎天下無道,西出函穀關。”

許飛娘道:“琴掌殿,難道琴掌殿不認為,老子當日留書五千傳於後世,便是希望有人擔負起這責任麼?”

琴因素不語,陸淵忍不住道:“師妹,你說的天地守序,這都是祖庭真一的事兒。當初真一以天師號令天下道門隱逸,創立祖庭,就是打得替天行道的名號,這些事就讓祖庭去管。黃巢兵亂時,你就惹過一次事,你看你這次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