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血兒要比尋常男子足足高出一頭半,此刻他手持銅鐧站在船上,占據了大半隻船,讓人看著,總不免擔心那船會不會沉下去。

就在眾人指指點點時,人群忽而不由自主地分開一條路,隨即三道身影緩緩走了進來。

義寧郡主走在最前,麵紗輕揚,身姿綽約,一雙美眸凜然不可逼視。

跟在她左右兩側的,是青羊老祖,以及師文恭手下的史厲。

青羊老祖微微佝僂著身子,青檀杖一點一點,便是他起了迷風,讓人群不由自主分開,分開的人群驚疑不定,又是一陣交頭接耳,指指點點。

三人對此皆不以為意,史厲向兩人施了一禮後,登上了竹台。

正打量著,一聲箜篌鏗鏘,師文恭立於一艘小船上,自魚神山後轉出,駕船的人,雖是船工打扮,但李英瓊一眼便看出是有修為之人,看來師文恭也帶了不少手下。

他手持箜篌,立於船頭,廣袖風展,臨近石台時,淩空而起,猶如一隻仙鶴,掠出一道優美的弧線,翩然落於石台,台上那座琉璃重簷的紫銅香爐,已明明滅滅起了炭火。

紫桐花下,白玉箜篌立起,師文恭一襲雪青長袍,外罩雪金鶴氅,爐內香煙嫋嫋,很快籠得這座八角樓形的香爐,宛若天上仙樓一般。

這番排場自是惹得周圍遊客連連驚歎。

此刻石台之下的大漢們也走到了大鼓前,黑醜挎弓背箭,身邊伴著金鶯,立於另一艘小船上,見師文恭上台,金鶯舉手搖鈴,示意大漢們擊鼓。

一通鼓響,李英瓊和莊易在鼓聲催促下,上了小舟,小舟之後,各有一名大漢把著船,隻待令旗飄下才鬆手放船。

金鶯等了一會兒,見三支隊伍皆已準備完畢,又示意大漢們,進行第二通擊鼓,各水渚上圍觀眾人皆受感染,忍不住歡呼起來。

隨著歡呼聲起落,鼓聲頓了頓,最後一通急鼓響起,黑醜彎弓搭箭,對準石台邊上的高杆,那高杆上掛著艾草、菖蒲,頂端以繩索捆了一卷旌旗。

嗖一聲,繩索應箭而斷,三尺高的“醉”字旌旗呼啦落下,一片雷聲歡動中,三支小船如飛魚般躥出。

船頭劈開浪花之時,一聲箜篌響徹全場,歡呼的人群頓時靜了一下,鼓聲亦伴著箜篌改了節奏,箜篌樂聲緩緩流淌間,金鶯已是捧了一爐香遞上前來,給黑醜過目。

黑醜點點頭,台上箜篌一聲高亢,曲調忽而急轉,一曲將進酒急泄而出,鼓點亦隨曲調改了節奏,水渚上的遊客中,也不知誰起頭吼著唱了一聲:“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複回!”

隨後,自然便有人跟著唱起了李太白的那首將進酒,岸上的歌聲頓時交織成一片,很是熱鬧。

岸上是熱鬧的,水裏卻十分不好受。

師文恭箜篌一響,李英瓊和莊易便同時感到壓力迫來,兩支小船的船夫更覺水下逆流洶湧,小船難以前進,甚至還左右搖晃了起來。兩人下意識對了一眼,十分有默契地各自偷偷放出七修劍劍氣相抗。

師文恭的能為遠超出了兩人的預料之外,合兩道劍氣之威,仍舊十分勉強,偏偏兩人又不能像師文恭那般,大張旗鼓得祭出法寶。

眼看熊血兒那艘船就要抵達魚神山,拔得頭籌

突然!從湖底拱出一條魚來,身形足有大半張船那麼長,形似鯰魚,渾身滑溜得很,嚇得那船夫一個不穩,堪堪就要翻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