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軍峰雖是山脊成煞,但山脊以下,地勢漸緩,從山下到山上,修了好幾座廟觀,亦有不少山道。

但見這些廟觀香火鼎盛。

尤其山腳下的紫霄鎮更是熱鬧非凡,但看來看去,皆是些香火俗廟。

半山以上的廟觀,設有大量客院,還有腳夫抬著人和行禮來來往往,看來是供人入山修道之用。

早在唐時,就有入山修道避暑的風潮。

此際中原雖是戰火紛飛,可吳楚兩地這些年來,卻愈發富庶起來,遠了戰端,這類事又重新流行起來。

總而言之,這軍峰雖有煞勢,好在山低勢緩,易於修路,反而可利用煞勢,行些五鬼搬財之術,成一處財地。

四人觀察了一番後,又向朱梅所說的雩山第一峰,靈華峰而去。

雲徊雀翔,山幽澗深,比起軍峰,這靈華峰才像是一處世外之地。

四人落到峰頭觀察了一會兒,嵐風卷雲,在這炎炎夏季,竟然讓人感到一絲秋涼意,再往山下看去,草木老翠,花色素淡,山石灰蒙,色澤氤氳不顯。

齊靈雲觀察了一番搖頭道,“雖說山不在高,可此山地處南方,若高一些便能積雪,就可把靈氣收斂住,如今,此地靈氣雖是充足,卻皆是向外逸散。”

李英瓊問道:“所以,麒麟塚不會在此處了?”

齊靈雲點頭道:“靈脈不聚,難成太陰煉形之法。”她轉而問周輕雲和申若蘭道,“若蘭,輕雲,有何看法?”

申若蘭和周輕雲對望了一眼,俱是等著對方先開口,結果沉默了一陣,誰也沒先開口,李英瓊撲哧一笑道,“申師兄先說吧。”

申若蘭道:“修道洞府最講求動靜相生,此處隻有靜,卻無靜中之動,連帶草木山石也不精神,若長期在此修煉,隻怕人會疏懶。”

周輕雲附和道:“我同申師兄的看法一致,此地四季變化不大,所以枝葉都不推陳出新,常年皆是這般顏色。”

申若蘭注視著山穀中某處道,“恐怕還有瘴氣。”

眾人順著他目光望去,果然見山穀低處一團煙灰色雲霧中夾雜著淺淺絳色、黃色、綠色。

三人都知申若蘭擅長五行通靈術,必是感應到了毒瘴所在處。

又立了一會兒,山頂雖是清風送爽,但呆久了,心裏果然升起一股乏意,齊靈雲道了聲:“再去下一處吧。”

眾人連忙飛往最後一處,雩山之南。

雩山之南並無奇峰。

山外地勢平緩,村野錯落有致,交織成一幅錦圖,村落再南便是南康故城雩都,但眼下不過是一個縣城。

往看山裏看去,隻見山勢層疊,川水盤繞,按風水先生的眼光來看,砂穴遍布,是置陰宅的理想場所。

一處煞氣過重,一處靈氣太散,此一處看似多了一份煙火氣,但反到比先前所見兩處更為適合修行,也更適合置墓。

“有禁製。”在山中,申若蘭的感應更為靈敏些。

他所感到的禁製有兩處,一處由瘴毒而成,一處借由山勢而起的封山大陣。

三人同時放開神識按申若蘭指點方向探去,這兩處禁製幾乎連在一起。

有毒瘴的那處禁製,在一個環形小穀內,林內滿是翠葉黃花之樹。

但再仔細看,便知道那並非是黃花,而是一圈豔若柏實殼明黃色花萼,花瓣落去後,花萼不曾褪落,色澤竟依舊鮮亮如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