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隊浩浩蕩蕩通過主幹道,雖然沒有誇張的搞封路,但一路上都是綠燈,也明顯是特別用心準備的了!
李垂文望著窗外感受莫名,他其實是第一次體驗這種開路的感覺,當然他自己沒有這麼大麵子,這是給整個商會的成員們的。
因為是有利於推動當地經濟和農業銷售的事情,屬於招商引資的層次,說白了,你有錢做貢獻,自然就可以享受這種待遇。
車隊先行在市裏停留,要適當地進行一些簡短的會議、發言以及媒體環節,捐款儀式,對農業工作的支持,等等。
這些工作結束後,晚上大飯店擺桌吃飯。
李垂文頭一回參加西康當地的商政界聚會,小地方沒有大城市那麼講究,領導照樣是白的一口悶,倒扣酒杯豪情萬丈。
作為生麵孔,李垂文就很受關注,再加上出來混了一段時間,關於他的故事談資也豐富了,經旁人這麼渲染一下,酒桌上眾人聽得津津有味。
特別是李垂文怒懟校方縱容留學生的事件,可謂是初生牛犢的熱血,不是他們這年紀性子能做的,卻又能激發他們骨子裏的向往!
馬濤一樣看不慣這種行為:“我還以為是一百年前呢,都這年頭了還洋人高人一等?呸!我看就是某些人跪久了!”
酒桌上眾人紛紛附和,他們也看不慣這種軟骨頭的行為,加上最近各地都發生有類似事件,感官都很負麵!
所以在說到李垂文是如何走群眾路線,引領抗爭,並讓熱度擴散全網,讓校方都不得不出麵道歉,承認錯誤後——
“幹得漂亮!”
“這才是英雄出少年!”
種種喝彩送上來,在酒桌上這確實是揚眉吐氣的話題。
特別是得知李垂文也因為搶眼的舉動,竟被吳懷德賞識而收入門下當關門弟子,這下可是讓許多人刮目相看了!
吳懷德什麼人?那必然是學術泰鬥的存在,要說他的成就,除了大量學術上的貢獻和名譽頭銜,還有就是帶出來的學生。
可能因為曆史、政治這領域的專業更容易往政壇發展吧,什麼機關單位的大佬,國企集團的老總,都有他的學生。
可不是有這麼一句話麼?永遠不要低估一個大學教授的人脈!因為你不知道他背後能牽扯出來多少牛人!
李垂文作為吳懷德的最後一個學生,就算他們不知道學術的意義,對知識分子也不甚了解,僅僅談論起他那些師兄師姐,都是個令人羨慕的人脈交際圈!
所以飯局進行到這裏,西康的領導都要跟他碰一杯了。
年紀輕輕就已經如此不凡,又是拜入名師當關門弟子,這種人注定不會平凡,所以這個交道很多人都想打。
李垂文卻有些心虛,因為師兄師姐自己也是隻聞其名,未見其人,沒多少談資,但大家仿佛就認定了,這個小師弟必然備受寵愛,早晚平步青雲!
李垂文一邊跟眾人碰杯,一邊想著回頭要好好孝敬師傅點禮物,套一些師兄師姐們的情報才行,不然這大好的人脈就太浪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