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宅裏林五太太正在逗著女兒,外院正廳上,王敏順父子迎了三皇子等人進來落座。三皇子趙宗坐在左上首,下麵依次是今日穿著寶藍長衫的大長公主府裏的二公子薑亦文,安國侯小公子朱鵬,容惠郡主家的張博帆。王敏順與王浩亮陪坐在右下首。
趙宗手裏轉著扇子,笑著說:“今日聽六哥兒說你們府裏新搬家,我們想著京都的舊俗要人多了熱鬧,屋子熱了家才興旺。就不請自來了。還望大人莫要見怪。”
王敏順:“那裏能見怪,三皇子你們能來才是蓬蓽生輝。”
薑亦文聽了王敏順的話撲哧一笑說:“大人這口才是否向來這麼直白?”
“亦文,不得無理。大人莫見怪。”
王敏順說:“不敢,不敢。”
“六哥兒進京,我倆路上一道,雖說六哥兒年歲不大,但和他暢談起來倒是一點妨礙也沒有。我發現六哥兒見識不同於咱們京都長大的。天南海北,每樣都能說的上。”
王敏順笑著說:“六哥兒,喜歡看些雜書,而西北不能與京都比,那裏民風彪悍,學習之風並不盛行。常年往來的都是一些走南闖北的江湖人或是行商之人。六哥兒從小雖也跟著夫子學習,但到底不能和京都相比,趣事、雜事聽多了看多了自然就有些見識。”
說完後看著趙宗謙虛地笑著說:“六哥兒還是粗陋太多了。京都能人輩出,非他這樣半路出家可比。”
張博帆搖著手裏的扇子說:“非也,非也。大人此話詫異也。六哥兒談吐見識在他這個年紀真真少有。有了見識這人心胸就是不一樣。有道是,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裏路。老話還是有它的意義的。”說著對著六哥兒翹起了大拇指。
趙宗說:“我們都是常年待在京都、江南之地,看的都是這些人間富貴。真要說行萬裏路還真得到西北去瞧瞧才好。”
朱鵬說:“三皇子說得不錯,我大好男兒自然要去北境,抵禦外敵方能顯現本色。天天在這地方難有出息。”這話說完薑亦文皺著眉頭看著他說:“京都有京都的好,北境有北境的豪邁,隻要想哪裏都能出息。”
趙宗見薑亦文還要說什麼,打斷了他說:“大人與我們說說這西北上的風情吧。”
王敏順嗬嗬笑了起來,說:“我去西北之前,先皇曾贈與我一副北境邊疆圖。六哥兒到我書房取來。”
朱鵬聽了眼前一亮,拍手叫好:“太好了,這趟來真是不虛此行。”薑亦文和張博帆也麵露激動之色。隻有趙宗若有所思地一笑。
不多時,王浩亮拿來了邊疆圖。
王敏順讓四個小廝一人舉了一個角,徐徐展開。
當長五米,寬四米的北境邊疆圖展現在眾人麵前時,趙宗幾人都是極為震撼地。麵對這趙宗仿佛忘記了此行的目的,隻覺得心中湧現出豪情萬丈,看著它猶如一個栩栩如生的北境展現在他眼前。
朱鵬最先從震驚中回過神來,感歎道:“這是咱們新朝的北境啊,真想去看看。”這次說的,薑亦文幾人都沒有反駁他。
王敏順笑了笑說:“小公子說的不錯。這是耗時十二年完成的咱們北境的邊疆圖。這裏每一處臣都有幸走到過,臣用九年時間走完了這幅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