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翻了幾本,都是一些道家經文,也有一些道家養生的功法,甚至還有道家修煉神魂的典籍。這一個書房,歸納的是“道門”大類。
修道,和修武一樣,也是修煉的一種。
中洲無數修真宗門,其中三級門派之中,涼州的丹霞道,荊州的朝仙穀,還有冀州通天峰這三大派,走得都是修煉道術,鞏固神念之路。道經總綱雲:世間如苦海,人之肉身如渡海之筏,然苦海無邊,筏終腐朽,唯有神魂堅固,則可舍棄舟筏,以自身之力,遊至苦海彼岸。
而武經上卻說:武學的最終目的是堅固肉身,超脫生死,世間如苦海,肉身如渡海之筏。肉身堅強,則能載人直達苦海彼岸。
殊途同歸,講得都是為了達到超脫生死的至高境界——化身成神。
隻不過修煉方法不盡相同而已。
隨意的翻了幾本,記載的都是玄之又玄的大道理,而且大多半都是講道德、戒律。告誡修道之士,要如何心無雜念,不能生出歹心來,要遵守各種戒律,如忠君,愛國,不亂傳法,不顯露仙術,不為非作歹,還有許多因果報應之類的東西。
唐默提不起太大的興趣,翻過了,看過了,又忘光了,如走馬觀花。
唐默在另一個世界,接受過完善的九年製義務教育,早明白人生世界觀,價值觀的取向,對於古代讀書人的道理,三綱五常,不批判,但也不接納。他現在如果看到得是一些道術修煉的精義,自然會讓他產生對“道”這個字的深入理解,說不定觸類旁通、借鑒,對於自己的修為提高有一定作用。
但顯而易見,天一書院這個房間內的道門書籍,講述的都是一些“大道德”,清規戒律,似是而非,和正統的經義沒有差別,讀了效果不大,更加對修煉沒什麼幫助。
天玄宗畢竟是修武聖地,或許這十多萬冊道門書籍中,其中藏有不少關於道家修煉的功法秘笈,但是要一一細致的去找,讓唐默興致泛泛。
離開了這個滿屋子道經的地方,唐默興步而走,看到一個房間,上麵寫著“丹”字,忽然的心中一動,推門而入。
同樣是滿屋的書籍。
唐默心中頓時泛起一陣苦澀,單單是關於“煉丹”的藏書就有那麼多,這可讓自己如何閱讀?幾十上百萬冊之中,怎麼才找得到一本適合自己的丹書?
罷罷罷。
要想學煉丹,還是找個機會問一問師尊,靠自己一個人摸索,閉門造車,不是個辦法。
回到天一峰之後的第一件事,唐默立刻拜見了師尊寒月姥姥,向她老人家稟報了這些天時間發生在自己身上的種種事情。
成功利用五色玉佩進階先天,消滅魔教弟子若虛上人,得到魔教寶器雷骨血精,再殺死交州大世家席家的先天二重高手,回來途中遇到閻羅,雲霄這兩個蒼鳴峰親傳弟子,趙大鵬突然殺出解救,擊裂雲霄金丹,收取閻羅上品寶器乾坤水袖,甚至將唐戰有可能是自己的親生父親這事,都原原本本一鼓腦兒全說了出來,沒有絲毫的隱瞞。
師尊寒月姥姥現在就是唐默最大的靠山,最貼心的親人,沒有必要隱瞞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