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一直想從軍,想和喬越還有石開他們那樣能在戰場上衝鋒陷陣,能讓百姓因為他們這些人的存在而安居樂業。
他知道軍中生涯很苦也很危險,從喬越滿是繭子的手和滿是傷痕的胸膛以及石開被豔陽和黃沙曝曬吹刮而黝黑幹燥的臉能夠看得出來。
但他不知道,緊緊是日常操練,就已足夠艱辛。
從鹿河一戰後西疆招募到的新兵一共五萬人,但在漠穀接受秘密操練的新兵隻有一萬人,十六是其中之一。
他不知道其餘新兵在何處操練,他隻知道他們這一萬人是喬越親自訓練,漠穀這個地方,就連生在西疆長在西疆的人都少有知道,除了糧草車隊,再沒有人會到漠穀來。
因為沒人知道這山穀之中正有一支年輕的軍隊在迅速成長。
訓練初時,不少人因為太過高強度的操練方式而趴下,夜裏喬越親自走遍每一個帳篷,不是責怪,而是關切甚至是鼓勵,不過短短幾句話,卻總能令那些本心中對他有怨言的年輕士兵熱淚盈眶。
沒有哪一個將軍能夠將自己的部下每一人都記住,沒有哪一個將軍能夠連續幾日徹夜不眠而走遍每一個帳篷隻為與這些初次遠離家的年輕人每一人都說上些話。
喬越卻能。
他雖不能把每一人都記住,可他卻盡他可能將絕大多數士兵都記住,記住他們的名字,記住他們的模樣,尤其是他們笑起來的模樣,充滿了陽光與朝氣。
因為是這些年輕人的堅強與勇敢,才能讓他們的國家以及百姓能歡欣地笑。
盡管徹夜不眠,翌日他亦能精神抖擻地出現在這些年輕的士兵麵前,開始新一天的操練。
他有氣勢卻沒有架子,訓練之時他比任何時候都要嚴厲,就像是夫子手中的戒尺,不容許誰人有丁點的不專,當斥則斥,當罰則罰。
然在休息時間,他卻溫和得像一個鄰家兄長,無論待誰都和顏悅色,除了他有一頂單獨的帳篷之外,他的吃穿用度無不與所有士兵一樣。
除了訓練時刻,他從不以將軍身份自居。
久而久之,就連初時少有的些個不服他的士兵漸漸也對他心生欽佩。
十六每天和別的新兵相處在一塊,每一天都能聽到他們念著喬越的好,哪怕已經躺下睡覺了,他都還能聽到有人在念,依舊是念他的好。
十六終是深切明白為何當青川城的百姓知道喬越到達城裏之時哪怕深夜也全家迎出,明白他們為何能夠不約而同對喬越下跪磕頭。
不僅僅是因為喬越統率的軍隊所向披靡能保西疆平安,更是因為他能善待百姓,以他最真誠的心來對待他們。
人心是這世上最善變的東西,人一旦位高權重,就容易被利欲熏心,被權利蒙住雙眼與良知。
可喬越待西疆的百姓,始終如一,無論是當初初到西疆時隻是個沒有任何名頭的小小將軍的他,還是後來威震四方的征西大將軍的他,他待西疆待百姓的心,從未變過。
上下同心,才能無往不利。
喬越統率的西疆軍並不是因為比羌國軍強大才能將其戰勝,西疆軍的強,是強在將士同心,強在三軍一心,強在百姓齊心。
十六覺得,他家主子一定能奪回蘭川城,一定能拿回他曾經的一切榮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