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仁達中午邀請唐振東和於振華去吃省委食堂的小灶。
省委食堂,雖然說是個食堂,但是裏麵卻不比任何一個五星級酒店的後廚差。所謂的小灶,是齊仁達隨便點,做好後,有單獨的雅間。
於振華和唐振東就被齊仁達邀請在這單獨的雅間內。
齊書記點的菜很簡單,都是家常菜:韭菜炒海腸,肉末豆腐,小野雞燉蘑菇,溜蝦仁。
於振華在心裏感歎這省委書記吃飯原來跟自己也差不多啊,不過等菜上上來,於振華就有些傻眼。小野雞燉蘑菇,野雞是真正的山上的野雞,蘑菇是真正山上的蘑菇。溜蝦仁,蝦仁是用對蝦一隻隻手剝出來的,不是市場上賣的用福爾馬林泡過的。韭菜炒海腸,現在可是封海休漁季節,但是這個海腸卻粉嫩新鮮。肉末豆腐聽起來很普通,但是這肉末並隻是肉末,而是海參和肉剁在了一起,全名應該叫做海參肉末燉豆腐。
自始至終,齊仁達沒有跟於振華說什麼關於他在這次黃河大橋塌橋事故中的表現,讓吃飯的時候一直豎著耳朵的於振華心中揣測。
吃完飯,齊仁達又讓唐振東繼續回辦公室聊,話題當然離不開拳法、內功。於振華就跟聽天書一樣。
一直聊到傍晚下班了,齊仁達依舊有些意猶未盡,能遇到一個拳法上比自己高強的人,相當的不易,“小唐,明天去我家坐會,咱們喝茶論武,順便搭搭手。”齊仁達一眼看到於振華在那裏坐的依舊挺拔,“對了,老於你也跟小唐一起過去吧,認認門,嗬嗬。”
“好的,齊書記。”於振華趕忙答應。
。。。。。。。。。。。。。。。。。
“振東,我看你跟齊書記挺談得來啊?”於振華沒想到唐振東竟然有這麼大的魅力,跟一省的書記能聊的這麼好。
於振華不由有些慶幸,幸好自己帶的唐振東來,他還真是自己的福將。
“都是練武之人,可能共同話題比較多。”唐振東謙虛的說。
其實唐振東有句話還沒跟於振華說,自己見過省裏的兩位大員,黃濤澤黃省長是幼年貧困,仕途順利,這兩年有個巨大的危機,如果渡過去了,那以後自然是平步青雲,能進入中央。齊仁達和黃濤澤一個共同點是兩人都是一樣的聰明,都是一樣的運道好。但是不一樣的東西也太多了,黃濤澤的家境應該是一般,但是齊仁達不一樣,齊仁達是屬於貴不可言的那種,但是偏偏齊仁達貴不可言,但是為人卻頗為低調,不過低調正是齊仁達做人的聰明之處。槍打的總是出頭鳥,隻有韜光養晦才是明哲保身的最佳策略。
“是啊,真沒想到齊書記竟然是個練武的,對了,振東,你感覺齊書記的功夫怎麼樣?”
“高手,絕對是個高手。”唐振東表情鄭重。
於振華看唐振東表情有些嚴肅,問道,“那對付三五個人是不是不成問題?”
“三五人?”唐振東聽到於振華的話,笑了,“別說三五人,就是三五十人也沒問題。”
“哇?有沒有這麼誇張?”於振華完全相信一個人能對付三五人,很多偵察兵一人對付三五人這不稀奇,很多能力突出的一人打個七八個也勉強,但是一人要對付三五十人,那隻是在金庸的書裏。
一個省委書記,省部級大員,他掌握的權利幹掉三五十人這很正常,因為他手中有國家暴力機關這個武器,但是如果要說這個大員跟古代征伐的大將軍一樣,千人敵,萬人敵,老實說,於振華是難以置信的。
不過世間的很多事,並不是你不相信,就不存在的,尤其是對於一個於振華根本不了解的領域。
內家拳高手重在蓄力養氣,體能下降極慢,一般人打拳擊,連續打個三五分鍾肯定累的不行,但是如果換成內家拳高手來打,他會把自己的體力保持三十分鍾,甚至更久。
雖然齊仁達的年歲不小了,但是對於他這樣的內家拳高手來說,年歲並不一定是決定勝負的因素。
真正的內家拳高手,跟外家拳不一樣,二三十歲是一個人年齡的巔峰,三十歲開始人就轉為衰老,但是習練了內家拳就不一樣,內家拳會把一人的巔峰保存到四五十歲,乃至更久。所以六七十歲的內家拳高手並不鮮見。
“絲毫不誇張,齊仁達的功夫很強。”
於振華點點頭,沒說話。不過齊仁達的功夫到底強不強,不是於振華最關心的,他最關心的東西是齊仁達是不是真的愛好這個,如果愛好,那他自然就可以投其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