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在全世界,泰拳,跆拳道,柔道,空手道等技藝運作的都非常好,遠比中華武學的運作的好,雖然中華武學名聲在外,但是世人對中華武學隻是個籠統的概念。
而日本的武道如柔道和空手道之類,由於經營得當,在全世界各地生根發芽,發展了無數信徒,而名聲大噪。
都說日本武道是脫胎於中華武學,這是一點不假。日本在很多方麵推陳出新,比如中國的唐刀傳到了日本後,日本把唐刀變作武士刀,而且把這武士刀的砍劈發展到了刀的一個極致。
唐手傳到日本過後,日本發展成了柔道。中國柔術傳到日本後,日本給加了個標簽,叫做日本柔術。
日本人在發展中華武學的同時,卻不忘給自己加上標簽備注,美其名曰日本武道,這就跟自己日自己一樣的無恥。
不過日本人忽略了一個最關鍵問題,他們的武道缺少內在的核心。雖然日本照貓畫虎,畫的很像,但是畢竟貓不是虎,畫了貓卻永遠畫不出虎的神韻,虎重氣勢,雖然兩者外形相似 ,但是內在卻差了許多。
中華武學的這個看家本領是內功,這個是日本人學不會的。招是一樣的招,但是意卻不是一樣的意了。
雖然日本武學也有內在一說,但是日本的內在隻不過停留在冥想階段。而中華武學的內功卻不僅僅是冥想,還需要配合經絡,意念,醫學,丹學各個方麵的綜合學說,綜合在一起,才有了連現代儀器都探測不出究竟的內勁。
中華武學不顯不漏,出手就是真功夫,而且這種功夫想學又很難學,不但跟智力、悟性和技巧有關,而且還跟中華幾千年來的文化息息相關。
雖然日本武道冠名一個道字,但是真正離道的含義還差很大一段距離,很多東西都是外在的,就算有些禮義廉恥的內容也是後來為了包裝的需要強加進去的,根本就沒有任何道的內容。
“八格,你敢汙蔑我們大日本的武道?”東九郎也是個狂熱的愛國分子,一聽唐振東說自己國家的武道不堪,他就惱怒非常。
“日本國的武道,不過是撿著中國剩下的東西而已,都是些垃圾,今天我就讓你見識下什麼是真正的武道。”
唐振東左右手在胸前分別劃了一個弧,重心隨之移動到了後麵的右腳,左腳點虛步,說是手揮琵琶不是手揮琵琶,說是野馬分鬃不是野馬分鬃,他完全是隨性而為。
“來吧,我讓你見識下真正的武道。”
唐振東剛才故意激怒東九郎,一來是想破壞東九郎的心境,果然在東九郎那心如死灰的心境讓唐振東的幾句話給激出了一道裂痕。
東九郎心如死灰的心境,就仿佛中華武學中的古井不波,其實都是一個意思。隻有那不起絲毫波紋的水麵才能完整映射一切。
用在拳法上,隻有這種心境,才能無懼勝敗,不患得患失。
“八格牙路。”東九郎揚起手刀狠狠的朝唐振東劈來。
唐振東雙手迎向東九郎,順著東九郎的手刀方向一捋,人也順勢推了半步,躲過了東九郎的這一招的同時,又黏住了東九郎的手刀。
說太極,就不能不說太極的八法:捧捋擠按,采列肘靠,把這八法活用起來那就是太極名揚天下的粘黏連隨,粘黏連隨是太極最難的東西,因為這是建立在極好的聽勁基礎上的,昔日打遍天下無敵手的楊露禪楊無敵那手最驚人的聽勁,就是讓麻雀托在手掌卻飛不起來。
麻雀飛起來後,自然是依靠翅膀。但是在起飛的一瞬間卻不能隻依靠翅膀,必須依靠腳蹬地的勁,楊露禪聽勁高明到能聽到麻雀蹬手掌的勁,隨即又把勁卸掉,所以麻雀缺了這股蹬地的勁,翅膀再怎麼撲騰,也飛不起來。
唐振東的黏勁極活、極大仿佛他的手跟東九郎的手之間,真的塗上了一層強力膠,任憑東九郎揮臂或是急退,始終不能擺脫唐振東的如影隨形。
東九郎對於貼身纏鬥尤其擅長,他本身就是合氣道柔術的高手,以柔術聞名,但是唐振東的這一如影隨形,讓東九郎始終感覺如跗骨之蛆一般難受。
“八格,你果然會柔術。”東九郎此時更是失去了理智一般,狂叫大喊。
“哈哈哈哈”唐振東在笑的時候,真氣由丹田勃發,充斥四肢百骸,趁著東九郎喊叫時候的氣息一泄之機,一記凶狠的反手錘,打在東九郎的胸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