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決斷力戴誌康 和我...(1 / 2)

80後創業先鋒檔案

做一件事情要對得起自己的付出和自己的理想,創業和開公司是形式上的問題,一切是順理成章的。

姓名:戴誌康

出生年月:1981年

籍貫:黑龍江大慶

產業:康盛創想(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所屬行業:IT

創業時間:2001年

讀大學期間,戴誌康認為要想在畢業時拿到十萬年薪,必須先出名,所以他開發了一款為網絡社區服務的Discuz!軟件。他曾因軟件收費成為“全民公敵”,卻也因此掘得第一桶金。包括後來放棄三十萬年薪到北京創業、毅然放棄收費實行免費、吸納風投等等,每一次做出決定,戴誌康都毅然決然,從不後悔。

學業和理想的抉擇,其實很簡單

如果想在大學畢業時讓年薪十萬的工作來找你?你會怎麼做?

有人回答:認真學習,每門功課都考滿分,拿遍所有的獎學金,混遍所有的社團。

有人回答:先考研,再考博,然後等高薪找我。

還有人搖搖頭,認為在當今嚴峻的就業形勢下,抱此想法的人是癡人說夢。

戴誌康的想法是:通過專長讓自己在某一領域出名,等畢業時自己去挑選工作。

1981年,戴誌康出生在大慶一個書香世家,外公是中國第一批教授,父母都是大慶石油學院的老師。在如此優越的家庭環境中,開明的父母總讓他嚐試不同的事情,陸續學過彈琴、畫畫、計算機。讀5年級時,戴誌康開始接觸電腦,他從此找到了自己的興趣和天賦所在。

從286到586,隨著電腦不斷升級,戴誌康的水平也日漸提高。上初二時,戴誌康曾在父親陪伴下到北京找到瑞星公司,當麵指出了軟件中的缺陷。戴誌康說:“我開始自己玩DOS,我當時的本事是,在自己的電腦上聽程序運行時硬盤的聲音就知道感染病毒與否……”

因為玩電腦的影響,戴誌康的學習成績並不好。2000年,憑著超水平發揮,他考上哈爾濱工程大學。與其他滿懷憧憬步入大學校園的新生不同,從小在這種環境中長的戴誌康並不認為大學比電腦對自己更有吸引力。大一的時候戴誌康的學習還比較認真,此後每況愈下,逃課已是家常便飯。

戴誌康有自己的想法:“我不僅什麼都沒有學到,反而浪費了很多時間和精力去應付那些名目繁多的考試。”雖然學的是自己喜愛的計算機類專業,可陳舊的教材讓的確讓戴誌康十分失望;老師說話做事總是慢騰騰,在黑板上寫幾個字要花兩三分鍾,字還沒寫完下麵的同學已經開始說話聊天了。

在戴誌康眼裏,同學可以分成兩類:一類是書呆子,認真學習,考研讀博;一類是糊塗蟲,每天玩網絡遊戲,不舍晝夜。戴誌康不屬於這兩類人,與他們也沒有共同語言。他喜歡自學一些認為有用的東西,偶爾打打遊戲,但不沉迷。他

學校也曾舉辦過創業大賽,可在戴誌康看來,這些人提供的“都是些八股文似的材料”,最後“一幫純屬為比賽而創業、毫無創業素質的人”獲了獎,戴誌康隻得徒呼奈何。在大學裏,考核學生的唯一標準是考多少分、參加多少活動,戴誌康在這些方麵並不出眾,他覺得“像我這樣的人是生存不下去的”。

此後,戴誌康就琢磨起別的門道來。他開始給別人裝電腦,賺到錢後他卻覺得這太簡單意義不大。於是,他就拿著裝電腦賺的1000多元錢為本錢,每天騎著一輛除了鈴不響哪兒都響的自行車到二十多裏外批發電話卡在校園賣。為了迅速擴大業務,他在校園裏貼小廣告,並將管理宿舍的大媽大爺發展成代理商。很快,戴誌康進貨的金額就達到十幾萬元,全校70%以上的市場被他占有。

日夜忙碌的戴誌康並沒有放棄對電腦的興趣。2001年12月,戴誌康參加了哈爾濱市的網頁設計比賽,獲得了一等獎;後來他又獲得了學校網頁設計比賽一等獎。當時互聯網正熱火朝天,在網絡社區裏與陌生人聯係很快激發了戴誌康的興趣。為此,他打算開發一套能自動生成社區的軟件,讓不懂技術的人也能管理社區。戴誌康考慮到,這種軟件可以讓成千上萬用戶使用,這會成為自己找份好工作的籌碼。他後來回憶說:“當時唯一的想法是做出點成績,畢業後能找到一份年薪10萬塊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