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執行力高燃:追隨我...(1 / 2)

楊致遠不無緊張的說:“你要幹嘛?”雖然高燃沒有楊致遠高大強壯,戴副眼鏡手拿幾張紙,不像是綁架犯的樣子。但是與一個陌生人在狹小無人的空間對視,難免有些壓抑。

高燃立即將商業計劃書交給楊致遠,激動的說:“對不起,你是我從小的創業英雄,我這裏有一份商業計劃書,你幫我看一看,如果可能的話,看看我們有沒有機會合作。”

至此,楊致遠方如釋重負,長籲一口氣。他一看電梯門已經關上,木以成舟,就順手接過高燃的計劃書,前後大概隻有兩三分鍾的時間。

看完之後,楊致遠遞給高燃一張名片,並且鼓勵高燃說:“看起來很不錯啊!你到時候再給我發一封E—mail,我有什麼事情用E-mail回複給你,好好幹吧!”

雖然這隻是大人物對小人物帶有推辭色彩的客套性鼓勵,但是高燃仍然非常高興。當電梯從6樓落地到1樓,當楊致遠走出電梯之後,高燃就意識到這件事肯定沒戲。在高燃看來,從一開始就注定楊致遠不一定會支持自己給自己投錢,但自己見到了崇拜的英雄,與他說了幾分鍾的話,並且把商業計劃書交給了他,這就很成功了。明知道會失敗高燃還要嚐試,這出自他的崇拜情結,他覺得在電梯裏“綁架”楊致遠會成為一個傳奇。

一個星期後,楊致遠沒有回音;一個月之後,仍然杳無音訊。直到三年之後的2007年,因為投資人的關係,楊致遠和高燃彼此熟悉起來。聊及此事時,楊致遠笑稱自己有些後怕,萬一當時真的有人來綁架自己,或者拿刀捅自己一刀,後果就不堪設想了。當然這是後話,高燃第一次拿商業計劃書融資的行動仍然以失敗而告終。

這次挫折絲毫沒有影響高燃的信心。其實在“綁架”楊致遠的計劃之前,高燃已經做好了另外一手準備,他相信這位貴人會給自己投資,一定會的。隻要付諸行動,機會一定會垂青自己。

弱者等“貴人相助”,強者做自己的貴人

高燃心裏的這位貴人,是江蘇遠東集團董事長蔣錫培。

高燃第一次看到蔣錫培是在CCTV2的《對話》節目裏,他認為蔣錫培沒有一點架子,為人很真誠,於是發自內心地比較欣賞這個人。隨後在網上找到大量關於蔣錫培的資料,一直想找機會認識他。

在2003年5月的科博會上,高燃第一次遇到蔣錫培。當時在論壇上還有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歐元之父”羅伯特·蒙代爾,當人們都將目光聚焦到蒙代爾身上對他發問的時候,高燃並卻向蔣錫培提出了一個精心準備許久的問題,這個高質量有深度的問題讓論壇氣氛達到高潮。回答完畢,蔣錫培做到高燃身邊,兩人聊了許久,雙方可謂相見恨晚。

不久,清華大學要組織企業家論壇,活躍的高燃便邀請蔣錫培過來演講。當時正是北京最冷的三九天,蔣錫培在外地開完會後連夜趕到北京。他給高燃打電話說:“天氣特別冷,你們就別過來接了。”高燃一直記得蔣錫培的細心。在演講中,蔣錫培的一件衣服不小心掉在了地上,高燃悄悄地撿起來了。這個細節也讓蔣錫培對高燃的印象深刻,覺得這孩子做事很用心。

蔣錫培曾評價高燃時說:“高燃是個有心人。有次我的生日都忘記了,他出差到上海,還特地從上海趕過來,還記得我這樣一個日子,我覺得他是很用心的。”事實上,在大學的四年時間內,當節假日同學們都出去玩的時候,高燃都會拿出收集好的每一張名片、翻看電話本上的每一個電話,給所有朋友打電話打電話,問候他們。有些人可能對高燃印象並不深刻,特別是那些一麵之緣的企業家們。但是時間久了,高燃的問候多了,別人也就記住他了。之所以這麼做,高燃就覺得這些人非常誠實、誠信,是可以結交的朋友。當時並沒有功利色彩和雜念在裏麵,更沒想過別人給自己投資一百萬或者一千萬。

當高燃找楊致遠投資失敗的時候,他開始翻看自己的電話本,找出那位一定願意給自己投資的人。再三斟酌之後,高燃決定給蔣錫培打電話,大致說了打算收購蔚藍網絡書店做電子商務的想法,打算把那份修改後的項目計劃書傳真給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