搖搖晃晃七八日後,一道城牆出現在眼前,上書“吳鎮”兩個黑色的大字。

馬車穿過城門,景象立即大不相同。

清澈的溪水潺潺,三三兩兩的婦人蹲於河畔,一邊敲打清洗著衣物,一邊閑聊。

紮著頭巾的姑娘手挎竹籃,行走在精巧的石橋上,腰肢款款。

數名身穿短打的青壯年馱著麻袋,邁開沉重的步伐,嘴裏“喲嗬喲嗬”的喊著號子,往碼頭而去。

阿欒轉了兩圈後,馭停馬,客氣的向一位過路行人打聽:“請問,烏板巷怎麼走?”

那人將他上下打量一番,笑道:“外地來的吧?咱這鎮子路可不好尋,沿著旁邊的小徑直往前,第三個口兒右拐……哎算了算了,還是領你去吧,正巧我家就在附近。”

阿欒一拱手:“那就麻煩了。”

那人躍上前座,熱情的攀談起來。

車廂內,蘇迎春靜靜的聽著,大致知曉了吳鎮的情況。

此鎮原本興起於一戶姓吳的高門,繁衍至今,子子孫孫無窮盡,便以吳氏命名了,遂以這鎮上的人家,多多少少都沾點親帶點故,鄰裏之間相處,較為和睦。

說話間,烏板巷到了,路人拍拍車夫的肩,朗聲道:“改日,去我家做客,就在那幢雕花小樓前麵第六戶。”

阿欒做了多年夥計,自然是個會來事兒的,立即回道:“一定叨擾,請問貴姓。”

“喲,你們城裏來的就是懂禮,叫我阿俞便成!”咧開嘴大笑一陣,問,“你這是要去親戚家落腳嗎,附近幾戶我都熟啊,哦除了那幢小樓,聽說前幾日被人買了,哎這樓確實好看得緊,就是太貴!”

阿欒撓了撓頭,憨憨道:“樓,我家夫人買的。”

聞言,漢子張大嘴巴,半晌出不了聲。

“良夫人,您看,廳堂吊著的是茶壺,什麼時候想喝了,倒一杯,熱熱乎乎的,冬天啊,還能烤烤火。”

她隨著一名中年人跨進門檻,四下環顧一周。

不得不誇一句林掌櫃,所管的鋪子離吳鎮最近,便托著幫忙挑家宅子,目前看來,十分合意。

“穿過廳堂是小院,您要是喜歡什麼花,說一聲,改日啊,命人種上。”

目光在別致的庭院流連,足下是鵝卵石鋪的地麵,東邊擱了一套大理石桌凳,兩旁花圃搖曳著不知名的紫色小花。

她淡淡道:“不用了,這花,挺好。”

中年人連聲應喏:“哎,是,是,廂房啊有兩間,大的那間,已經收拾幹淨了,林老板交代,您喜潔,放心,全部換了新的。”

看著中年人略為緊張的神色,她這才發覺,自己不經意間一直繃著臉。

“我沒那麼講究的。”她微微揚起唇,“多謝。”

本就長得美,再一笑,令中年漢子不禁紅了臉皮,不過也因這份和善,稍稍鬆了口氣。

“夫人喚我老張即可,伺候您的丫鬟晚點才能來,膳食方麵由我婆娘打理,不是自誇,烹炸煎煮,樣樣精通,手藝啊一點也不比那宮裏的禦廚差!”

------題外話------

各位別急,明天就見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