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靈兒“現身”(1 / 3)

小秀被南蠻娘領走後,南蠻娘就把她當成阿奴一樣疼愛。小秀每天都會去找憶如玩,姐妹情深,每天都過得開開心心。一起練功,一同聊天,一塊玩耍。在小秀眼裏,憶如不僅是南詔國公主,還是她最好的朋友。而在憶如心中,小秀雖然是孤兒,但她早以把小秀看做是親姐妹,她還一直幫著小秀瞞著拜月教的事。

四年後,憶如和小秀十四歲的時候…………

一天,憶如和小秀練完功,憶如被一名大臣叫走,說是去接待貴賓。雖然憶如千百個不願意,但她身為南詔國公主,有些事情是身不由己的。她失落地看著小秀,小秀調皮地說:“憶如,快去吧,不用擔心我。”憶如對她點了點頭,就跟著大臣走了。

小秀一個人走在回家的路上,心情很沉重。她想起了自己的爹娘,她怪自己沒用,無法為爹娘報仇。沒過多久,大滴大滴的淚珠從她的臉頰滑落下來。小秀是個樂觀的人,她想到自己有南蠻媽媽,有憶如;而卻“君子”報仇十年不晚,待到自己實力高強時再報仇也不遲。想著想著,竟已走到家門口。她剛想走進正堂就發現南蠻娘正在接待一位到訪的大臣。她並不驚訝,因為這種事經常發生。她便低頭走向西院,想回到自己的屋中。但她卻突然看見一個英俊的公子型人物在花園中練劍,劍術遊刃有餘,可謂是:“此曲隻因天上有,人間難得幾回聞”。小秀早已看呆了,而這是,這位公子也注意到了小秀。他的汗珠滴落到劍鞘上,他發了最後一招:“滴水穿石!”將汗珠從劍鞘上反彈向一顆大石頭,霎時間,石頭碎得像麵粉一般。

公子收起劍向小秀走去,彬彬有禮地說:“小姐,有禮了。在下乃宰相之子古飛。剛才沒有驚嚇到小姐吧。”

小秀見他彬彬有禮又武藝非凡,甚是欣賞。接下來用陽光一樣的笑容回應:“我叫小秀。公子剛才驚人的武藝讓人拍案叫絕。”

“雕蟲小技罷了,不足掛齒。不知小秀姑娘可否陪在下一遊後花園。”

“請問我可以和小姐交個朋友嗎?”

“當然可以,你我均為我國重臣的子女,理應以朋友相待。”

“那麼,既然是朋友,客套話就不必再說了。我可以叫你小秀嗎?”

“好啊!那我以後就叫公子小飛阿玉,如何?”

“無所謂,這個名字也不錯。”

說著,他們邊遊後花園,邊歡天喜地的交談。

再說說憶如。

憶如隨大臣來到朝堂。原來,貴客是中原的欽差大臣與兩位郡主。她與父親各自接待郡主和大臣。像這樣的接待,憶如已經經曆過許多次了。逍遙雖然是武士出身,但他治理起國事來卻也是僅僅有條,外交也愈來愈頻繁,國家也愈來愈繁榮。

憶如從與兩位中原郡主的聊天中得知,她們一個叫蘇雪婷,一個叫段冰蕊,這次來是要在此居住兩年並與南詔國有好交往的。

憶如高興得手舞足蹈,因為她除了小秀以外就不再有朋友了,這次又多了兩個,她自然是欣喜若狂。她好奇地問這兩位中原郡主一些有關於中原的事:

“蘇雪婷,你和段冰蕊是親姐妹嗎?”

“當然不是,不過情似姐妹。我們擁有同一位國王、同一份友誼。”

“嗬嗬,是啊,小婷和我雖同為郡主,但真心待我們好的人卻不多。看來還真是‘物以類聚,人以群分’,要講究門當戶對呢!”段冰蕊笑嘻嘻地說。

“唉,隻是阿瑪和額娘不在,要是他們在就好了,也好有個照應。”

“‘阿瑪’?‘額娘’?什麼意思啊?”憶如疑惑不解地問。

“這你都不知道?”

“小冰,算了,南詔國與我們中原習俗不同,就像我們也不理解他們的稱呼一樣。入鄉隨俗吧!”

“哦。”段冰蕊的臉上又重新綻開了笑容,“‘阿瑪’和‘額娘’就相當於你們這裏的‘父皇’和‘母後’。對了,為什麼不見你母親呢?”

“我的母後她……我從來沒見過她,她好像已經過世了,但父皇總說母親還沒死。我也不太明白。”

“那你從來沒見過她?”

“嗯。”

“唉,真可憐。”

“不過沒關係啦!我還有小秀,現在又有了你們。我們是朋友嘛,我不會孤單的。”

“小秀?是誰啊?”

“小秀,她是我最好的朋友。明天我向她介紹你們。小秀她可是一個非常可愛的女孩哦!”

與此同時,小秀與古飛在後花園中漫步——

“對了,小飛阿玉,你這麼好的武功是誰較的啊?”小秀眨巴了一下雙眼好奇的問。

“是一個前輩,我也不知道他叫什麼,他不願告訴我。”古飛同樣一臉疑惑地看著小秀。

“明天我要去『陳師傅皇家學堂』上課,你是不是也在那裏讀書呢?”古飛在疑惑中興奮地問了一句。

“怎麼,你要去那裏讀書嗎?太好了,公主也在那裏讀書。又多一個人陪我了!”小秀興奮地叫道,“哦,對了,你好像不認識公主。沒關係,有小秀在,就萬事大吉了!”

“飛兒,你在哪?”——by一個沉穩的男人的呼喊。

“我爹來了。”古飛輕聲對小秀說,“我要回去了。”

小秀抓住他,依依不舍地說:“那…小飛阿玉,你明天要早一點來呀!”

古飛鄭重地點了點頭,小秀才放心讓他離去。

夜已經深了,家家戶戶都熄了燈,而小秀卻忐忑不安,她一直在想:“小飛阿玉,你明天會來嗎?”“算了,不管他來不來,小秀現在要睡覺。”小秀自言自語道。說完,她就熄了燈,跑去和周公“約會”了。可憶如卻在床上翻來覆去——睡不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