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單於不惜千金之軀,前來相會,本太子感激。”扶蘇邀請冒頓一行坐下,對冒頓道。這是正式談判,自然不能以私禮相見,要打出太子的旗號了。
冒頓笑道:“華夏禮儀之邦,本單於是深有體會,實是名不虛傳。太子相邀,本單於敢不從命。”
“謝謝大單於。”扶蘇禮節性地謝一聲,道:“東胡與大匈奴的糾紛大秦本不想參與其中,隻是和睦萬邦是大秦的職責,你們雙方打得你死我活,這已造成很不好的影響,大秦不得已而應東胡王的請求,前來調停你們雙方的紛爭,還請大單於本著仁善之心,與東胡休兵罷戰,不讓生靈塗炭。”
秦朝參與其中這事就很麻煩,要是秦朝調停使者隻是一個臣子的話,冒頓完全可以虛與逶迤,可現在是太子親自調停,也就是說不建功秦朝不會收手,因為要是太子出麵調停而沒有結果的話,有損太子的威嚴與地位,這就讓冒頓不得重新權衡一番。
“太子本著仁善之心前來調停大匈奴和東胡之間的糾紛,本單於萬分感激。”冒頓緩緩而言,道:“想必太子對我大匈奴有所了解,一直以來是東胡強而大匈奴弱,恃強淩弱一直是東胡慣用的伎倆。東胡王貪得無厭,向我大匈奴索要馬匹女人,這讓我大匈奴不得已而反抗之。和睦鄰邦,結下兄弟之誼一直是本單於奉行的國策,大匈奴與大秦交好,成兄弟之邦,這事太子是知道的。東胡王欺人太甚,本單於不得不為了大匈奴的生存而反擊他。賴天之幸,眷顧大匈奴,使本單於得懲貪婪小人。”
他這話半真半假,當不得真。從表麵看,目前事態的演變的確如他所說是因為東胡強橫,老是欺負匈奴,匈奴不得已而發兵打敗東胡。但是從更深層去分析,就可以發現他是在說假話,滅東胡而強匈奴是冒頓早就定好的戰略,隻是在等待時機而已。
扶蘇精明人,哪會上他的當,笑道:“大單於所言雖然有道理,事情的確是東胡王強橫,欺壓匈奴造成的。”
冒頓微微點頭,心想事實如此,不怕扶蘇不認,要是他不認就是扶蘇在說瞎話,後麵的談判就對他更加有利了。扶蘇認了,那這事同樣對他有利,因此而下說詞,談起來更加順利,冒頓的如意算盤很精。
扶蘇接著道:“據本太子所知,東胡所要者無非是馬匹女人,而沒有索要匈奴一寸土地,而現在大單於卻占有東胡土地,土地者,國之根本,大單於不嫌太過?大單於熟知華夏,當知蹊田奪牛,太過也。”
言外之意就是要冒頓恢複東胡,得到東胡的土地人民匈奴才能強大,冒頓已經全麵占領了東胡的土地,要他吐出來根本就不可能。笑道:“太子所言極是有理,隻是我們匈奴一直是有恩報恩,有怨報怨,東胡如此欺壓我們,我們要是不報複,就不是大匈奴了。太子所言雖是情理中事,可對於大匈奴來說,實是為難呀,還請太子不必再言。
“本單於可以向太子保證一點,要是東胡王能夠回到東胡之地,本單於答應他,決不殺他,還可以給他一塊土地讓他繼續當他的東胡王。本單於不僅不要他進貢,還會每年賞給他豐厚的禮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