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鬥醫會(2)(1 / 2)

張植話一出口,場下就一片嘩然:鬥醫會舉辦八次了,就是因為有這些免費給百姓藥方、免費給百姓看病,還有吸引眼球的群醫會診,才吸引來了如此多的的醫士和群眾來參加。

“他這不是給皇上招黑嗎?”程寒柏小聲說到。謝睿樘突然明白張植的用意了:他並不是看得上這幾個藥費的油水,是因為前兩天東廠提出,要解散鬥醫會這種聲名太大的群眾集會,以免有人趁機在京城搗亂,遭到了幾位大臣的反對。

張植,這是要壓東廠王滿一頭,不聲不響就把鬥醫會攪黃了。

李老神仙氣得白胡子打顫,對著這位當紅內侍臣說:“醫道乃發大慈惻隱之心,誓願普救含靈之苦。醫術不是拿來成就醫者的,更應該普惠於眾人。張大人既然如此熱衷指揮鬥醫會,那不如讓你來主持!”

隻見程海棠站了起來說:“我要求參加第一階段階段比賽,若是不比,我這一箱按照金方煉製的成藥,不就白費了?既然早就公布了比賽規則,就不能隨便取消!”說著,她將藥箱打開,果然露出許多瓶瓶罐罐。

下麵的醫者也都紛紛站起來支持海棠,圍觀等著聽藥方的百姓更是呼聲震天。李老神仙微笑著對張植說:“張大人,我老李一個人說了可不算。”張植掃了挑事的程海棠一眼,陰陽怪氣的說:“那......就開始吧。”

李老神仙拿出十道試題,其實就是十個脈案,讓大家寫出相應的方子。這可是海棠的強項,師傅收集的醫書包羅萬象,謝睿樘還替她收集過一箱天朝各地的醫書,她在家閑著沒事,就愛研究這些。這可比繡嫁衣有趣多了!

不一會兒,就有人交卷了。海棠寫得比較久,因為她有些脈案寫的是兩個方子。一個是醫典金方,一個是她用便宜藥材代替,但藥效基本相同的改良方劑。李神醫和幾個做評委的老大夫,拿著海棠的方子看了很久。一致評定醫典金方關,程青鬆取勝。

“程青鬆,你寫的方子不僅數量最多,由你加減過的方子,也最實用。隻開對的,不開貴的,這才是醫者為患者謀福利。”李老神仙讚到:“我在京城還從未聽過你的名字,真是後生可畏啊!”

第二關就有趣了,這是一個考醫者針灸技術的傳統試題,叫做“九針之喜”。《黃帝內經》有一篇叫九針論,就是說金屬針有九種:鑱針、員針、鍉針、鋒針、鈹針、圓利針、毫針、長針和大針。比賽就是將這九種針刺入一隻活雞的身體裏,不能讓雞感到疼痛或死亡。

能紮到第五針稱為“凡醫”,第六針為“教醫”,第七針為“名醫”,再往後的兩針就少有人能做到了,分別叫“大醫”和“太醫”。今天的主持李老神醫就是一個九針太醫。

謝睿樘突然想起在月嶺時,曾經聽到霽兒說海棠“練九針刺死了幾隻雞”,原來,他師傅一直都讓她用活雞練針技。難怪......烤雞練得不錯!

三十多個參賽的,大多數都在七針之內止步了,隻剩下程海棠和一個叫李格的年輕人。李格笑著說:“程兄,你先請!”他對自己的第八針是有把握的,他想看看這個程青鬆的水平。

程海棠也不推辭,她的那隻雞還在台上悠閑的踱著步,隻見她拿起一根長針,蹲下來,盯著那隻雞,等雞走近了,她手一揮,大家還沒看清楚,長針就沒入雞的體內,隻在雞毛中若隱若現的看見那個針頭。雞抗議的扇扇翅膀又恢複了平靜。

台下的人剛才都憋住一口氣,這時都釋放出來,紛紛誇著這個清秀少年。李格心裏一緊,他沒想到,程青鬆真的能紮第八針!李格看了一眼李老神醫,那是他爺爺。爺爺笑著對他點點頭。李格定了定神,他的長針也出手了。

李格的雞拍著翅膀往台下跑,還好被旁邊的人攔住。抓回來之後倒是冷靜了。現在,他們都隻剩下最後一針。台上台下的人都緊張起來。

“最後一針,李兄先請。”程海棠看出李格比較容易情緒波動,有意讓他先出針。李格並不想領他的情,依然請海棠先出針,他就不信,這麼一個小年輕能有那麼大能耐!自己練了那麼久,第九針都不是次次都中。若是程青鬆失手,那自己就算不紮也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