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二章 大家的日子都不好過(2 / 2)

崔呈秀道:“陛下,綾陽君李倧兵諫朝鮮前國主光海君,按常理來說,實話大逆不道之舉,我大明身為其宗主國,原本當下詔斥責,甚至派員前去監護其國。隻是光海君李琿失智,與建奴之間曖昧不清。朝鮮一向自稱小中華,便是朝鮮民間,亦認為光海君失智,應當忠心伺俸大明為上。”

崇禎卻是心下冷笑,李琿失智?這種屁話唬唬小孩子倒也罷了,身為一國之主,光海君李琿的選擇並沒有錯誤。朝鮮地小民寡,立國之本便是事大,又扯甚麼小中華?別搞笑了,後世的朝鮮二鬼子,可比日本小鬼子辦的事兒更操蛋。

隻不過,不管怎麼說,現在的綾陽君李倧還需要好生安撫,毛文龍遠離大明本地,補給上不是那麼方便,若是背靠朝鮮,便不至於陷入無根之境,進可襲擾建奴,退可把守朝鮮一地,照樣兒能給建奴添堵。

再者說,現在的朝鮮,倒也稱得上是心向大明的忠犬,畢竟綾陽君李倧廢掉光海君李琿的理由就是對大明不敬,而一個想要左右逢源的朝鮮,一個一心想要推行自己文化的大君,並不符合此時朝鮮士林之中的主流觀點——大明乃天朝上國,朝鮮當以子輩態度來伺俸大明。

而且,一個英明神武的大君,對於朝鮮來說,並不是什麼好事兒。起碼不管是大明還是建奴,都不想看著遼東再崛起一家勢力來搶食。

想通了此間關節的崇禎幹脆笑嗬嗬的對崔呈秀道:“不錯,朝鮮果然還是忠心的。隻是崔愛卿畢竟是主殺伐的冬管,朕想聽聽崔愛卿對於遼東局勢的看法。”

崔呈秀卻是明白,這基本上是崇禎對於自己的一次試探或者說考驗,若是能讓崇禎皇帝滿意了,自己這個兵部尚書的位置便穩穩的,以後也未必便沒有可能入閣主政,若是不能讓崇禎皇帝滿意,別說入閣主政,隻怕自己這個兵部尚書的位置也不見得穩定。

沉下心思,思量了一番後,崔呈秀才道:“臣啟奏陛下,臣以為當今遼東,可謂是疥癬之疾。不說我大明練好兵後能一擊而下,便是單靠現在遼東的形式,也足夠讓建奴吃不了兜著走。”

難得聽到有大臣說出吃不了兜著走這種話的崇禎顯然也很感興起,便問道:“崔愛卿說說看,朕聽著呢。”

崔呈秀此時卻是已經有了腹稿,直接回答道:“陛下,此時遼東的日子也不好過,我大明的冬天已經夠冷的了,可是遼東之地,苦寒更甚。建奴那邊兒也是缺衣少食,加上朝鮮、東江、朝鮮,還有陛下剛剛冊封的扈國公所部錫伯族,幾方圍堵之下,建奴的日子便更加的艱難。此時唯一所慮者,不過是建奴若孤注一擲,盡起大軍,不顧一切後果地強攻東江和朝鮮,一旦我大明山海關方向救援不及,則朝鮮和東江危矣。”

崇禎卻冷笑道:“他黃台吉小兒不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