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力克天津(5)(2 / 3)

正是根據了上述特點,劉亞樓製定了一整套對付陳長捷的方案。這個方案的具體內容,見於我們在前麵已經引述過的1949年1月7日林彪給中央軍委的電報。這個方案概括起來說,就是“東西對進,攔腰切斷,先南後北,先分割後圍殲,先吃肉後啃骨頭”。

前麵已經介紹過,林彪給了劉亞樓五個縱隊,再加上十二縱的一個師,劉亞樓又特地要來了六縱的一個師。另外,還有整個炮兵縱隊。在發起總攻之前,劉亞樓就在他的天津前線司令部所在地楊柳青的東桑園召開了幹部會,向各縱隊師以上負責人下達了各自的作戰任務。目的是要大家先對自己攻擊地區的敵情,特別是地形、地物和敵人的工事配備盡可能先搞清楚,以便進攻時能順利展開,減少不必要的損失,盡快地結束戰鬥。劉亞樓和他的戰友們這次作戰有一個有利的條件,就是天津地下黨的同誌已經把天津敵人的兵力配備圖和整個城防工事圖事先交給了作戰的指揮員,他們可以做到有準備地作戰。在古代兵家的口中,這叫“按圖索驥”;在當時的指戰員口中,則有一句很通俗的話,叫“壇子裏捉烏龜,手到擒來”。

劉亞樓給各部隊的具體任務是這樣的:

一縱、二縱在一縱司令員李天佑的指揮下,向天津西城的和平門(即西營門)以北地區發起攻擊,突破之後,從西向東挺進。這是劉亞樓“東西對進,攔腰切斷”的主力隊伍,共有9個師的部隊。為了對付敵人的各種工事和地雷區,附有兩個工兵營。另外配給了特種兵司令部炮兵火力的三分之二,還有20輛坦克。從火力配備上看,這一支攻城隊伍是最強的。這是因為,在劉亞樓的心中,他是把西邊的突破作為整個戰役的最主要突破口,把一縱和二縱作為砸爛天津城防最重要的鐵拳頭。在一縱和二縱這兩支部隊中,劉亞樓給一縱的擔子又最重。一縱在遼沈戰役中是林彪手中的總預備隊,沒有打多少硬仗,沒有過到打大仗的癮。這一次,劉亞樓要給一縱一個補償,讓一縱把他們的勁全用出來。用當時東野老同誌的話說:一縱是隻小老虎,在東北戰場上,長期被林彪放在“袖筒”裏,沒有舍得放出來。到了華北戰場上,一縱是被放虎下山了。

七縱、八縱在七縱司令員鄧華的指揮下,向天津東城的民權門發起攻擊,突破之後,由東向西挺進。這是劉亞樓“東西對進,攔腰切斷”

的又一支主力,共有8個師的部隊,也附有兩個工兵營。另外配有特種兵司令部炮兵火力的三分之一,還有10輛坦克。

東西兩路主攻部隊預定的會師地點是金湯橋。

九縱和十二縱的三十四師,在九縱司令員詹才芳的指揮下,在天津城南的尖子山一線突破,由南向北進行助攻。突破之後即向北發展,與兄弟部隊預定的會師地點是耀華中學。

十二縱主力放在軍糧城地區,繼續隔斷天津和塘沽之間的聯係,截擊萬一從天津逃向塘沽的敵人。

由東野司令部警衛團和東西集團各一部在城北方向佯動,不作攻擊,隻用以迷惑敵人(這支迷惑敵人的部隊在正式的攻城中沒有什麼驕人的戰績,但是他們的迷惑是完全成功的。由於天津北麵沒有河流,又少有水澤,所以天津的敵人早就估計到北邊應當是我軍的主攻方向。我軍有意在北邊的陣地上挖了若幹交通壕,攻城之前又把大炮拉到陣地上大打了一通,使陳長捷和林偉儔都誤認為北邊是我軍的主攻方向,於是將六十二軍的主力一五一師放在那裏,一直不敢調動)。

有“攻堅老虎”之稱的六縱十七師作為總預備隊,在六縱政委賴傳珠和十七師師長龍書金的指揮下,在西郊的炒米店待命。

在攻城大軍的後麵,是由各級黨委和地方政府組織起來的支前大軍,是一係列的兵站、糧站、倉庫和醫院。單以距天津最近的冀東地區來說,根據東北局的指示,從11月下旬開始,就在為平津戰役做準備了。在冀東區黨委書記兼冀東軍區政委吳德和冀東軍區司令員潘峰的領導下,先後組織出動了民工200萬人次,其中包括車工70萬人次,驢工70萬人次(按:當地的習慣,二人一畜一套車出車一天為一個車工,一人一畜出工一天為一個驢工),最緊張的時期,每天出動的馬車、騾車都在兩萬輛左右。共拓寬、碾平以及新修公路近5000公裏,翻修、加固公路橋梁500多座,沿公路兩側還修起了防空掩體和戰車掩蔽棚(或掩蔽壕)。在3個月的時間中,籌集軍糧1.3億公斤(平均每個老百姓14公斤),食油40萬公斤,食鹽50多萬公斤,豬2萬多頭,軍鞋100萬雙,軍服幾千萬套,馬草3000多萬公斤,燒柴8500多萬公斤。軍區衛生部籌建了4個野戰醫院,各軍分區都建立了休養所。天津戰役開戰時,又組織了270個擔架團,輪流隨軍行動。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