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古城春曉(3)(2 / 3)

1月29日,正好是農曆的春節,應葉劍英之邀,按和平協議規定組成的聯合辦事機構7位成員的第一次會議在葉劍英的駐地頤和園中的景福閣舉行。會議開了一整天。會議決定,這個聯合辦事機構定名為北平聯合辦事處,辦公地點設於原華北總司令部聯絡處,即東交民巷禦河橋二號。會上對當時最重要的工作進行了具體的研究,確定在葉劍英主任委員的領導下進行如下的分工:軍隊的改編由陶鑄負責,行政方麵的接收由徐冰負責,財經方麵的接收由戎子和負責,文教方麵的接收由錢俊瑞負責。傅方代表中,郭宗汾和周北峰負責聯係軍隊的改編,焦實齋負責聯係各方麵的接收。

在經過一定的準備之後,1月31日,也就是大年初三,人民解放軍正式入城,北平宣告解放,平津戰役也就在這一天結束。

這一天入城的部隊是東野四縱(當時已經改稱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野戰軍第四十一軍,但人們習慣仍稱四縱,所以在不同的記載中可能有兩種番號)。四縱是東野最早入關的兩個縱隊之一,東野總部原來給四縱的任務是攻占北平的西北郊,準備進攻西直門。這時駐紮在青龍橋、清河、西北旺和海澱一帶。和平協議簽字以後,他們已經準備了好久的攻城計劃不再用了,林彪命令他們作為我軍第一個進入北平的縱隊於1月31日接管西直門城防,進入北平。具體執行這一任務的是莫文驊。

這一天,莫文驊所帶領的入城部隊是四縱的一二一師。莫文驊站在一輛美製吉普車上,帶著前衛連行進在最前麵,後麵是由縱隊歐陽文副政委、一二一師蔡國正師長和李丙令政委率領的大部隊。12時30分,到達了西直門,經過一番交涉,順利地從傅作義部隊手中接管了西直門的城防。一進城,歡迎的民眾已經站滿了西直門內大街的街頭,學生們還扭起了大秧歌,高唱《解放區的天是明朗的天》。

四縱一二一師從西直門入城之後,經西直門大街、新街口、西四、廠橋、北海後門、地安門、寬街、鐵獅子胡同,折而向南,經東四牌樓再向東到朝陽門。並在這一天接管了德勝門、朝陽門、複興門的防務,手臂上戴著“平警”字樣臂章的人民解放軍戰士開始在各城門站崗。第二天,四縱的另外兩個師在吳克華司令員的率領下也陸續開進了北平城。四縱司令部設於報子胡同,政治部設於紅羅廠,從此擔負起了警衛北平的重任。

隨著四縱的入城,我軍立即對北平實行了軍事管製,以葉劍英為主任的中國人民解放軍北平軍事管製委員會成為當時北平的最高軍政權力機關。與此同時,逐步完善北平市人民政府(北平市人民政府是和北平軍事管製委員會一道,在1949年元旦那天宣布成立的,從那時起就一直在進行籌備工作),第一任市長是葉劍英,副市長是徐冰。這時,在一般的對外活動中,中國共產黨北平市委還未與廣大市民見麵。但是,經中共中央和華北局決定,北平市委早在1948年12月13日就已經成立,書記彭真,第一副書記葉劍英,第二副書記趙振聲,市委委員有劉仁、徐冰、趙毅民、譚政文、肖明、王鶴豐、張秀岩、韓均。中共北平市委和北平軍事管製委員會入城辦公,都是在1949年2月2日。

為了迅速建立新秩序,經平津前線司令部提出報告,並經中央軍委批準,由東野二兵團司令部組成北平警備司令部,程子華任北平警備區司令員兼政委,彭明治、吳克華任警備區副司令,莫文驊任警備區副政委,劉道生任警備區政治部主任(與此同時,東野一兵團司令部在天津也成立了天津警備司令部)。

2月1日,林彪、羅榮桓、聶榮臻進入北平,暫時住在北平飯店。

2月2日,中共中央向平津前線司令部發來了賀電:

慶祝你們解放北平、天津,從而基本上解放了全華北的偉大勝利。你們在華北兩個月的作戰中,消滅了國民黨正規軍的一個兵團部、一個警備司令部、4個軍部、24個整師,連同其他國民黨部隊共約26萬餘人,迫使北平國民黨軍華北“剿匪”

總司令傅作義將軍及其所部一個“剿匪”總部、兩個兵團部、8個軍部、25個師,連同其他國民黨部隊共20餘萬人接受和平條件,出城改編為人民解放軍。凡此偉大勝利,都是我人民解放軍英勇善戰,前後方軍民協力奮鬥和全國人民全國各民主黨派、人民團體一致讚助的結果。華北人民解放戰爭的偉大勝利,連同東北、華東、中原、西北人民解放戰爭的偉大勝利,以及南方人民遊擊戰爭的勝利在一起,已經奠定了人民解放戰爭在全國勝利的鞏固基礎。國民黨反動政府無論在軍事上、政治上和經濟上都已經陷入四分五裂動搖崩潰的境地,除了徹底接受中國共產黨所提出的而為全國人民所擁護的8項和平條件,遵循人民的意誌和北平的範例實現真正的民主的和平以外,它就將徹底地被殲滅。現當偉大的北平古都被解放的曆史節日,特向我英勇的300餘萬人民解放軍致敬意。一切在解放戰爭中犧牲的烈士們永垂不朽!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