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七、毛澤東定都北平(1 / 3)

從1927年9月初毛澤東離開長沙組織秋收起義之後,20多年來,他一直在農村中領導革命的武裝鬥爭。除了抗日戰爭勝利後與蔣介石進行談判到過一次重慶之外,他沒有進過大城市。可是現在不同了,中國革命馬上就要取得全國勝利了,新中國就要誕生了,中央人民政府就要組建了。毛澤東和中國共產黨的中央領導機構都必須到大城市去籌劃新中國成立的各種大事。這個大城市就是剛剛和平解放的北平,因為北平將是新中國的首都。

將新中國的首都定於北平,而不是定於原來國民黨政府的首都南京,這有一個過程,其中起關鍵作用的當然是毛澤東。

正式宣布新中國定都北平,從中國共產黨內部來講,是1949年3月5日在西柏坡召開的中國共產黨七屆二中全會上。毛澤東在會上說:“我們希望4月或5月占領南京,然後在北平召開政治協商會議,成立聯合政府,並定都北平。”從全國來講,是在1949年9月召開的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次全體會議上。會議的決議中說:“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都定於北平,自即日起改北平名為北京。”當然,作出這樣的決定肯定還要早一些。從目前所能見到的資料看,毛澤東最早談出這一想法,是於1948年9月8日在西柏坡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會議,即一般所稱的“九月會議”上。這次會議的一個重要議題,就是為新中國的建設進行籌劃。

毛澤東在這次會議上這樣說過:“人民民主專政的國家政權不同於蔣介石獨裁專製的國家政權,所以,在國都的選擇上不能將中華民國的首都南京作為新的民主共和國的首都。”那麼又把這個人民民主專政的新中國的首都設在哪裏?毛澤東在會上的正式講話中沒有說出來。但是就在這次會議期間,毛澤東在同徐向前談話時,就已經透露出了不僅要將新中國的首都定在北平,而且要爭取和平解放北平。

這時,徐向前正指揮著華北一兵團在山西作戰,正在打太原。毛澤東問徐向前有沒有可能爭取和平解放太原,徐向前說已經做了多方的爭取,連閻錫山的老師都親自入城去勸說過,閻錫山不僅不聽,反而把這位當年教過他的老秀才殺害了。這時,毛澤東說:“看來太原不打是不行的了,最好北平不要打。”“最好北平不要打”這句話的意思當然很明白,就是要爭取完整地保存北平這個曆史文化名城,作為新中國的首都。

為什麼要將新中國的首都定於北平?這有以下的幾種考慮:(一)蔣介石把他的反動政權首都定在南京,毛澤東把人民的政權定在北平。

這種與蔣介石王朝針鋒相對的政治考慮,是定都北平的主要原因。

(二)北平作為曆史上的古都,對於全國的統一與團結有一定的凝聚力;北平又是“五四”運動的發源地,在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進程中有著先導作用。(三)在當時,我黨的外交格局是“一邊倒”,北平靠近蘇聯、蒙古和朝鮮,可以方便加強同當時的社會主義陣營的聯係,得到蘇聯的援助,從國際格局上考慮,也更為安全。在這一點上,1949年1月31日受斯大林委派來到西柏坡的蘇共中央政治局委員米高揚在和毛澤東的會談中也曾經就此討論過,關於定都北平的意見,也得到了蘇聯方麵的支持。

正因為毛澤東和中共中央很早就已經把北平定為了新中國的首都,所以毛澤東和中央在以前很多指示中都強調了對北平和平解放的關注,和對於北平的城市建築和文物古跡的保護。例如,1948年12月17日,毛澤東給林彪、羅榮桓、劉亞樓的一封電報,電報專門指明,“並告程、黃”。這裏的程、黃,就是指東野二兵團司令員程子華和二兵團參謀長黃誌勇,這時二兵團的四縱和十一縱正在北平北邊和西邊作戰,負責掃清北平的外圍,對北平實行包圍。在電報中有這樣兩段:

(一)豐台、門頭溝、石景山、長辛店係重要工業區,我四縱、十一縱正在此區作戰,望令他們充分保護工業,其辦法是一切原封不動,用原來的工人、職員、廠長、經理辦事,我軍隻派員監督,派兵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