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著趙進和楊柳的一番話,聽著他們描述他們心中的張老師,司馬炎漸漸明白了,為什麼自己在整個教學過程中,雖然一直不斷地想盡辦法想要讓學生們提升成績,可到最後的結果都還是事宜願為,學生們的成績也總是那樣的不理想。
原來,張嘉揚所選擇的教育方式和自己之間完全是不一樣的一個途徑。
司馬炎一路的主張乃是嚴師出高徒,在他看來,教育學生的時候就應該嚴格,要讓他們意識到自己的此時的任務是多麼的沉重,讓他們知道高考對他們的未來是有多麼巨大的影響,讓他們意識到自己如果考不好高考,就很有可能一輩子前途盡毀了。
這樣的方式,在某種程度上確實可以督促學生們努力地去學習,也是可以讓他們的成績從以往的階段裏上升到 更高,可這樣做的不良後果,卻是學生們在內心深處形成了一個對考試的極端畏懼。
高考恐懼症,這是那麼多年來的高考中所出現的最嚴重也是極為普遍的一個問題,那些學生原本明明已經掌握了所有他們所需要掌握的知識,可一旦到了考試的時候,卻因為內心的緊張而沒有辦法將自己之前記錄在腦海中的知識發揮出來。
張嘉揚所選擇的是鼓勵、激勵,他在抓到趙進和楊柳早戀的時候,第一時間想到的並非是要如何懲罰這兩個違反校規的學生,而是想到了萬一自己對他們進行了懲罰的話,可能回答來的惡劣的後果。
楊柳也坦言,如果當時張嘉揚的做法是和其他老師一樣的,把她和趙進的事情就那樣公布出來,然後對他們進行嚴厲的懲罰的話,她的心裏一定會承受不住,然後陷入到崩潰狀態中去的。
趙進就更不用說,男生的逆反心理比女生要重,那樣的事情發生之後,他很有可能會采取的做法就是記恨老師,然後想方設法地和老師作對,那裏還有什麼心思去學習。
但眼下的結果卻是,因為他們原本的犯錯,他們的內心帶有愧疚心理,所以對張嘉揚的原諒抱有著一種希望能夠回報的思想,而在得到張嘉揚同等對待甚至特別好的照顧之後,就更加願意為了完成張嘉揚的願望而努力去學習,希望能夠給張嘉揚看到自己的成績,證明自己是可以在這方麵做得很好的。
其他的那些學生基本上也都是這樣的,雖然其中有那麼一兩個或許是頑固的,依舊不願意去那樣做,但因為點了名,和其他有著同樣問題的學生彙聚在一起,也一樣受到了氛圍的影響而陷入到了那種努力學習的狀態之中,這也就是他們進步的原因。
司馬炎也想明白了,之前二班的那些學生成績提升的原因,那是因為在外出旅遊的那一次,他們經曆了一場大災難,在災難之中不知不覺地把他們這些學生都團結了起來,而以此同時的,他們也對為了完成他們願望而毅然決定帶他們出去旅遊的張嘉揚和李妙可心存感激,所以在旅遊回來之後便立馬進入了自我激勵的學習狀態之中。
別的學生學習,那是被逼迫的,迫於無奈的學習,但這些學生卻不同,他們是因為自己的意願而去努力學習的,他們這麼做的目的一來是為了自己,但更多的卻是為了回報。
用一份真心換取十分努力,張嘉揚的做法足以讓每一個老師都認真學習。
“張老師,現在我終於明白,為什麼你在學生中擁有那麼高的地位了,原來你並不是靠拳頭征服的他們,而是用你的人性魅力。”
司馬炎微微一笑,在心中已然對張嘉揚有了一種全新的認識:“你們兩個下去吧,趕緊幫助你們的張老師把其他學生的問題找出來!”
“是!”
趙進和楊柳回答著,隨即轉身離開了司馬炎的辦公室,出到門口之後的他們,也是不由得鬆了一口氣,和原本來的時候,心情頓時變得開朗了起來。
隻是從司馬炎的交談之中他們也了解到,這一次的考試除了他們這些特殊人群之外,其他的學生成績都發生了下降,而眼下的張嘉揚,正在為了這些學生而陷入到忙碌的狀態之中。
趙進和楊柳沒有再遲疑,立馬朝著學生會的常駐地走去,他得加入到學生會的行列之中,盡快地幫助張嘉揚找出其他學生成績下降的原因。
到了學生會才發現,這裏早已經是人去樓空,剩下的也就隻有那麼兩個正在整理表格的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