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歆歆不再掙紮, 展臂回抱住梁彥昭,伏在他懷裏輕聲問:“那你以後都會陪著我嗎?”
梁彥昭手臂又收緊了些,下頜挨著懷中人的發頂, 山茶油的花香入鼻卻引他心頭湧起一陣酸澀, 良久, 方啞聲道:“自是想的。”
“想,就可以了, ”寧歆歆見他話不敢說滿, 心裏也不好受,換了個姿勢, 將整張臉都埋進了他胸膛,眼淚無聲洇進梁彥昭的長袍前襟, 鼻音濃重地說話:“那我們一起努力好不好?”
我以後每天每天努力去查古籍、研菜譜。
你時時刻刻配合我努力加餐飯、調體息。
“好。”這個諾, 梁彥昭還允得起。
聽到這句, 寧歆歆心情才算好了些,她晃頭晃腦,鼻涕眼淚蹭了梁彥昭一身, 然後才抬起頭看他, “餓了嗎?我們去用晚膳吧。”
“還好。”適才的話題帶得梁彥昭心情也頗沉重, 現下並無多少饑餓感。
“不餓也要吃,居有常、業無變, ”寧歆歆又抹了一把臉,故作打趣,“我看你學習劄記記了幾十本,卻怎麼連開蒙的《弟子規》都忘下了?”
梁彥昭沒接她這茬,隻是掏出帕子一點點拭著她臉上淚痕,臉上的心疼藏也藏不住, “近日怎的老愛哭?”
但寧歆歆便就沒發現人家的情緒。
一聽梁彥昭說她愛哭,這可不得了,她好像是點著了撚子的炮仗,一下子就在貴妃榻上蹦了起來,“我哪有?我沒有!誰愛哭我都不會愛哭!”
梁彥昭不成想還能因為這句惹著她,笑著搖頭,伸手將她帶進懷裏,“莫惱,是我說錯了,歆歆不愛哭。”
“這還差不多……”寧歆歆嘟囔著。
曾經的她,“專業第一虎妞”的美名在外,鐵骨錚錚真漢子一枚,明明共情能力非常強,卻每次都能忍住不哭,導致她到現在還有個“不愛哭”的偶像包袱。
但是細細回想,誠如梁彥昭所言,她近日好像確實哭得多了些,回回都忍不住。
怎麼突然就娘裏娘氣起來了?實在離譜。
剛剛還說著要按時吃飯,可坐到梁彥昭懷裏,她又不想動了,勾住他脖子,蹭蹭下巴,又蹭蹭胸膛,親親嘴角,又親親臉頰,巴不得時間就凍結在此刻才好。
天地間一切都停止運轉,隻有她寧歆歆活動自如,抱著梁彥昭揩油不休。
“歆歆,我聽人說你下午身子不適,都不曾出院門?”
寧歆歆本來就沒對外稱病,硯青和周揚自也沒彙報,梁彥昭入府下馬車時聽到門房議論,本想進門就問,但卻遇上了好一通折騰,現在才剛抽出空來問。
寧歆歆倚在梁彥昭身上,音調是十足十的慵懶,“我可沒說我病了……”
她手上繞著梁彥昭的一縷頭發,玩得津津有味,“我把院門關得嚴嚴的,又讓大廚房備膳,他們就開始猜我抱恙,沒這個障眼法,那倆人才不會忙不迭下手。”
話畢,她突然笑出聲,攀住梁彥昭的脖子問,“遇明,我是不是給你做的飯太多了?讓人下藥都尋不到機會,可真是討厭。”
聽著像自嘲,實際卻在邀功,梁彥昭被她逗笑:“話可不是這樣說,歆歆讓人喜歡得緊。”
“你也是!”
寧歆歆一把抱住梁彥昭,抬起下巴便吻了上去……
——
待二人戀戀不舍地分開,天色已擦黑。
寧歆歆並未覺得自己太纏人,隻起身看了看天色,道了句:“哎呀,這天是一天比一天短了,黑得這樣早。”
梁彥昭也坐起來,摩挲著嘴角,默不作聲、含笑看她。
“愣著幹嘛呢?”寧歆歆跑過去拉著梁彥昭起身,“起來去吃飯了。”
梁彥昭理了理袍角準備出門,“我安排人去大廚房傳膳。”
“傻瓜,你還真信我沒做飯啊,”寧歆歆拉住他,“這麼些個歹人,我哪兒能放得下心?跟我來,給你煮水餃吃。”
到了小廚房,寧歆歆掀開一張張白色紗布,裏麵被保護著防止外皮幹裂的水餃便露了出來,她指著三個蓋墊上形狀不同的餃子一一介紹:“遇明你看,這個月牙餃是豬肉大蔥餡的,柳葉餃呢是三鮮餡的,元寶樣的是鮁魚餃。”
“歆歆包的餃子竟有這麼多花樣。”梁彥昭發出了由衷的讚歎。
餃子原來叫“嬌耳”,據說是東漢名醫張仲景發明,用來防著凍耳朵的。後來經過上千年的繼承與發展,擁有了無數的名字,“角子”、“偃月餛飩”、“扁食”等,包餃子的樣式和餡料的花樣也跟著多了起來。
有些是在餃子皮上做功夫,用兌了菜汁的綠色麵團包住白麵團,包出來便是翡翠餃子,火龍果內皮榨汁和麵,包出來便是粉色餃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