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隊從來都是一個不安分的集體,他們的存在意義就是為了作戰,呂哲不在南邊尋找敵人,軍隊的目光就會盯向北方,必然會過早的參與到列國的戰事中去,那是呂哲現階段所不願意看見的。
呂哲發展海軍和建設海軍是想要用實際的行動來告訴麾下針對西南邊的軍事行動不是瞎折騰,他如果沒有記錯的話,交趾那片地方可是有著全亞洲最優質的鐵礦和煤礦,而似乎開采起來也不是多麼的費勁。
一旦有成熟的海軍,漢國占領交趾之後就能夠開采那裏的鐵礦和煤礦,隨後利用海路運回華夏本土。其實哪怕是不運回本土,在那邊建設相應的工業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從某方麵來說也能誘使華夏政權牢牢地占據那片土地不敢輕易放棄。
交趾那片土地不但有著優質的鐵礦和煤礦,一些珍貴的木材也是滿地都有,從經濟效應上來說占據那塊區域的軍事成本可能不低,但是回報必然會更加的優厚。
還有一點是呂哲多次透露過的事實,與交趾隔海相望的那邊還有著眾多的島嶼,那些島嶼之上盛產香料。
地球有那麼幾個世紀是圍繞著香料在進行貿易,屁大一點的荷蘭因為掌握香料一度成為世界頂尖強國。
現在是公元前二一六年,很多地方基本是屬於無主地帶,在有足夠的實力下不先搶奪地皮的所有權,難道要拱手讓予他人嗎?哪怕那種所有權是埋下一塊界碑宣示主權,呂哲認為也是非做不可。
在呂哲力排眾議之下,針對南方的軍事行動不會停止,哪怕是滅亡了甌雒國也不會停下來,軍隊還會繼續探索南亞,在那裏進行殺戮和搶掠,將鐵與火帶給生活在那片土地上的猴子。
事實上關於南亞的征服預案呂哲一直都在做,占領後世越南是其中之一,軍隊下一個目標會是後世的緬甸這個盛產翡翠的區域,然後是一些出產黃金和鑽石的土地。
在海軍還沒有建設並發展起來之前,呂哲征服的腳步大概也是止步於南亞南部了,大概會是後世的越南、緬甸、老撾、泰國這些區域。海軍發展起來之後,第二步會是後世的馬來西亞、菲律賓,第三步開始探索印度洋那一塊。
如果呂哲的記憶力沒有出錯的話,在公元前時期南亞根本就是一片勢力空白,那裏也就生活著一些原始部落罷了,以國家性質的暴力機關去進行掠奪和征服,有建製、有分工的軍隊帶著文明的優越性對上那些石器時代的人,真正的敵人會是自然環境而不是那些猴子。
現在,駱搖在準備了七個月後已經發動第一次針對甌雒國的軍事行動,跨過了當地命名為“尚龍溪”的河流,第一批五千前鋒部隊已經與甌雒國的軍隊發生交戰。
漢軍的南征軍團第一批部隊基本是由歸化的百越各族青壯組成,軍官則有華族人和駱搖的東歐族人擔任,這批部隊渡過尚龍溪行軍三十裏並沒有遭遇到任何敵軍,是在接近甌雒國國境約二十裏的時候才遭遇抵抗。
甌雒國似乎早就知道漢軍要來似得,他們集中了大約七萬軍隊布置了第一條防線,南征軍團遭遇到的那批甌雒國軍隊可能是一批精銳,不但裝備了大量的弩連帶戰象也出動了不少。
五千南征軍團的先鋒部隊在遭遇甌雒國的軍隊時並沒有第一時間就爆發戰鬥,開明泮是派來使節要求麵見漢軍的統帥,很清楚的說明來意。
開明泮的使節是來澄清誤會的,他們說前次前往嶺南是因為得知有秦軍南下,之所以出兵前去是為了報複秦國滅亡古蜀國的仇恨,發現南下的並不是秦軍之後立刻就撤退了,並沒有要與新生漢國為敵的意思。
啊呀!甌雒國竟然知道呂哲建立了漢國,那麼是不是說明甌雒國這邊一直在關注呂哲這個勢力呢?
開明泮明確表示,他可以為上次的行為做出賠償,希望能夠解除雙方敵對的關係,為此他們願意付出可在接受範圍內的代價。又說,既然漢王獨立建國,那麼在未來肯定是會與秦國發生交戰,那麼他們就有了相同的目標。
是的,甌雒國肯定是多方探查呂哲這一勢力了,不然不會感到恐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