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節 第6章背井離鄉天華寺修行(1 / 2)

閑曠禪師為契此落發已畢,似笑非笑地說偈道:

今日僧伽,明日佛陀。

夢幻水月,因緣合和。

契此懵懂,不知師父所雲,然而,他仿佛又朦朦朧朧地感覺到了一些什麼,就像一個久遠的夢,情節早已淡忘,唯有一些夢緒如輕輕的雲,如淡淡的煙,似有似無,若隱若現。然而,那是什麼呢?他又說不上來。於是,他似呆如傻,愣在了當場。

閑曠在他鋥亮的光頭上輕輕拍了一巴掌,吟誦道:

原自夢中事,何須苦追尋?

明了如如心,豁然悟前因。

突然,猶如一道電光在契此心靈深處閃過,恍惚中,他似乎看到了一座巍峨的天宮,那裏香花圍繞,仙樂嫋嫋,飛天飄飄……

師父閑曠禪師的聲音,反而像是從天外傳來:“契悟娘生麵,此性本來真。因此,你的法號依舊叫契此吧。”

契此從天上回到了人間,他恭恭敬敬地給閑曠禪師頂禮三次,感謝師父剃度之恩。閑曠禪師說:“契此,今天夜間,你父母回到家中之後,發現你並未回去,明日肯定還會來寺裏尋找。尤其是你妹妹秋霞姑娘,似乎愛你至深,必然會不由自主地經常以種種理由到寺廟裏來看望你。長此以往,必然會產生閑言碎語,不利於你自己修行,所以,你不能在嶽林寺常住,這裏無法安頓你。”

契此聞聽此言,不由得心裏一陣著急:“師父,我剛剛剃度,除了嶽林寺,對其他寺院一無所知,能到哪裏安身呢?”

閑曠禪師一笑,安撫他說道:“你不用著急,我已經為你籌劃好了出路。距奉化縣城八十裏的海邊,有一座天華寺。那裏環境幽靜,是一個修行的好場所。天華寺方丈雲清和尚,是我的同參道友。我已經給他寫好了一封書信,推薦你到天華寺掛單。”

說著,閑曠禪師拿出了一封信,遞給契此。

契此不禁有些奇怪,問道:“師父,這封信您是什麼時候寫好的?”

閑曠禪師點點頭:“就在剛才,我在這裏等你的時候寫的。”

契此更奇怪了:“您怎麼知道我一定還會回來?”

“該來時,一定會來;要走時,必然得走。如同你要連夜離開嶽林寺一樣。”

契此再次體驗到了佛門的不可思議。

閑曠禪師抓緊時間給契此講述了一些佛門常識,以及僧人掛單的基本規矩,而至關重要的修行方法,他卻反而隻字未提。

天剛蒙蒙亮,晨霧籠罩著的嶽林寺山門,悄然打開了一條縫隙。頭戴鬥笠、身背行囊、手拄禪杖,一身雲遊僧打扮的契此,與老和尚閑曠,一前一後無聲無息地從門縫裏擠了出來。閑曠禪師站立在山門外,目送著弟子走下長長台階。

契此回轉身,隻見師父恰似一尊塑像,高高佇立在台階上,一動不動。他鼻子一陣發酸,兩行熱淚滾落下來。他放下行囊,跪了下來,給師父磕了三個響頭。

閑曠禪師擺擺手,催促契此趕快上路。契此漸行漸遠,漸漸走入了濃濃的晨霧中,猶如冰塊消融於大海一般,他完全融入天地之間……

契此沿著縣江向縣城方向走去。到縣城之後,他將踏上通往海邊的道路。

江水那邊,就是他生活了十六年的家鄉——長汀村。

鄉愁一樣纏綿、多情的晨霧,縈繞著契此,使得他的腳步顯得有幾分沉重。江上的霧氣更加濃重,望不見家鄉村莊的輪廓,唯有隱隱作痛的心,能夠明顯感受到,距離家鄉越來越遠,越來越遠……

忽然,猶如幻覺一般,從村子的方向傳來一縷縹縹緲緲的歌聲:

剡江流,

縣江流,

流到大海不回頭,

水波是清愁。

情悠悠,

思悠悠,

天涯海角思不休,

何日駕歸舟?

這歌聲,恰似一個飄蕩在空中的、孤苦伶仃的魂靈,無助地向大地、向山河傾吐著滿腔的哀怨、傷感與迷茫。不知什麼原因,契此感到這歌聲聽著有些耳熟,好像是妹妹秋霞正在臨窗吟唱:

鹹淚流,

苦淚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