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節 第15章修行守戒皆從心念入手(1 / 3)

第二天一大早,老僧打著哈欠,伸伸懶腰,問契此夜裏修行如何。

契此正沒好氣,聽得老僧如此一問,氣得臉都青了。他毫不客氣地搶白道:“你還有臉問呢,自己不修行,還打呼嚕,吵得人家無法打坐。”

老僧說:“你昨天夜上嗔火四起,怒氣衝天,差點將一隻臭鞋扣在我老人家的嘴巴上。”

奇怪,契此心裏想的事,他如何知道?

老僧繼續說:“人家老鼠相互追著玩,礙你什麼事,也值得你憤恨?”

自己心裏一閃而逝的念頭,老僧竟然也能察覺到,這是一種怎樣的境界啊?契此的嘴巴張成了大大的“○”形驚詫得都叫不出聲音了!

老僧才不管他的嘴巴是不是能合上呢,繼續石破天驚地說道:“你的憤怒念頭,驚擾了那兩隻老鼠,它們一慌張,急著逃跑,從一個很小的縫隙裏硬擠了過去。老鼠雖然沒有受傷,但它身上的一隻跳蚤卻被擠斷了腿,掉了下來。”

說著,老僧走到昨夜老鼠奔竄過的地方,真的從地上撿起了一隻跳蚤,遞給契此看。契此赫然看到,這跳蚤的腿果然斷了!

老僧又說:“這隻跳蚤的腿斷了,疼得它叫喚了一整夜,打擾得我沒有睡好覺。”

天哪,這是一種多麼不可思議的境界呀!

外界稍微有一些動靜,自己就無法攝心入定,而人家蒙頭大睡,卻對周圍的一切明察秋毫。甚至,連自己的心念都觀察得一清二楚,了了分明!到這個時候,契此可以說是對這無名老僧敬佩得五體投地。

老僧說:“契此啊,你不要以為人的心念無形無相,更沒有任何物質的實質。你要明白,莫說內心唯自知,一念才動天地驚!它不但會影響你的行為,而且真的能輻射到體外,被外界所察覺。不但鬼神有這個神通,連所有的小動物也都有這種本能。所以,修行必須從心念入手,大乘佛教的戒律也要從心念做起。”

契此心服口服,使勁點點頭。

老僧又說道:“你那會兒說我的呼嚕驚擾得你無法修行。修行,不但要在靜中修,還要在動中修;不但要在坐中修,而且還要在行走、幹活當中修。”

契此不明白了:“走路、幹活如何修行?”

“你走路時專注走路,幹活時一心一意幹活,這就是修行!甚至,連吃飯、睡覺、拉屎,隻要你全神貫注,心無旁騖,也就是在修行。你要知道,隻要我們心在道上,一切生活、一切時刻,都能修行,都是在修行!”

契此豁然明白了。既然時時刻刻都能修行,也就人人都能明心見性,開悟得道。從此,他也真正樹立起了成佛作祖的信心。

第二天一早,監院找到契此的寮房,說是冬季取暖,再加上****人多,寺院裏的木柴不夠燒了,讓契此繼續打柴去。

打柴就打柴,反正處處都能修行,具體幹什麼活對於契此來說都是一樣。

契此在準備斧頭、繩索、扁擔等打柴的工具時,無名老僧說:“你走了,剩下我一個人,怪孤單的。”

“那咱們一塊上山轉轉吧,旗螺山上的風景很好看呢。”

“好吧,我在你的這間小棚子裏憋了半個月,也想到外麵看看。可是,我的身體還十分虛弱,恐怕走不動。”

“沒事,我可以背上你啊。”

無名老僧點點頭,指著自己帶來的那隻布袋說:“我就鑽進這隻大布袋裏,你背著我上山吧。”

盡管契此覺得一個老人鑽進布袋裏有些好笑,但還是順從了他的意思,看著他拿起禪杖鑽入布袋,然後背起來向山上走去。

剛開始,契此覺得布袋很沉很沉,好像山河大地、日月星辰都裝在了這隻布袋裏,壓得他齜牙咧嘴,渾身冒汗。但他一直堅持著,不肯將老人放下來。走著走著,也不知是怎麼回事,本來應該越來越重的布袋,卻恰恰相反,越來越輕、越來越輕……仿佛,那老人化作了一根羽毛、一片樹葉,變成了一縷清風、一片白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