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條路上行走的人,隻有你叫陳達須,我當然是喊你啦!”
“可是,”陳達須一頭霧水,“這位師父,我從來沒有見過你,你如何認識我?”
布袋和尚嘻嘻笑道:“相逢何必曾相識。
“不曾相識,你如何知道我的名字?”
布袋和尚高深莫測地說道:“我不但知道你的名字,我還知道你來自嶺中武夷。”
陳達須更加奇怪了。然而,讓他驚怪的還在後麵。
“我不但知道你來自哪裏,還知道你將去向何方!”布袋和尚像個老辣的垂釣高手,用香餌引逗著他的魚兒上鉤。
但是,陳達須無論如何也不相信這個胖和尚能猜到他的去處,因為他此行的目的地是一個天大的秘密,連他最親的老娘都不知道。他看著這個大肚子和尚,說道:“師父,你如果能說對我的去向,我陳達須算是真服你了。今後,你讓我幹什麼,我都答應。”
布袋和尚成心逗他,說:“我若是要你的腦殼呢?”
陳達須認為他絕對猜不出自己要去的地方,所以異常堅決地說:“那我也給你砍下來!”
“我要你的腦殼有什麼用?又不能當成缽盂吃飯!”隨即,布袋和尚嚴肅下來,一本正經地說,“你此行的目的地,是浙東海中的梅岑島(今普陀山)!”
“天哪!”陳達須驚詫至極,一屁股坐在了地上。他搖搖頭,揉揉眼睛,看著布袋和尚說:“你、你……你究竟是神仙?還是妖怪?”
“你看呢?”布袋和尚歪著腦袋看著他。
陳達須陷入了沉沉的思索中。
陳達須是福建崇安縣(今武夷山市)武夷鎮的一個鄉紳,由於家庭世代奉佛,所以他從小就是一個虔誠的居士。前些日子,他每天晚上做夢都夢見一座海上仙山,雲霧縹緲,翠竹蔥蘢。仙島東南側的海岸邊,有一個神奇的岩洞,放射著五彩繽紛的光芒,並且有天籟一般的海潮音從洞中飄逸而出,像是在呢喃念佛念經。隨即觀音大士徐徐現身,為他摸頂、說法……
這個活靈活現的夢境,一連重複出現了七個晚上。
於是,陳達須開始尋找、打聽海上仙島所在的地方。然而,他問遍了所有的多聞博學之士,還曾向來往客商多方打聽,始終一無所獲。有一天,他誦經之後,正在崇陽溪畔漫步,忽然看到崇安通向南平的官道上走來一個深目高鼻、赤須遒然、年過花甲的梵僧。陳達須學佛多年,看他赤著雙足、偏袒右肩的裝束,就知道他是來自天竺的僧人。
佛陀故鄉的梵僧,不遠萬裏到這裏遊方,必定有大因緣!陳達須靈機一動,上前合十致禮,問道:“大師何往?”
梵僧說自己從浙東來,要沿著這條古老的驛道經梅州到廣州去,從那裏搭乘海船回故鄉南天竺去。
陳達須問他:“天竺是佛陀的故鄉、佛法的誕生地,您為何舍近求遠,冒著九死一生的危險前來大唐國呢?”
梵僧說:“自從三百六十年前,菩提達摩將大乘禪法帶到中土,佛法的真諦、佛祖的血脈就都在大唐了。尤其是二百年前禪宗六祖慧能開創頓悟成佛的法門之後,佛教的法統就完全中國化了。因此,我在三十多年前來到中土求法。而今年事已高,落葉歸根,要回故土圓寂了。”
陳達須十分好奇地問道:“大師在大唐遊曆了三十多個春秋,有什麼奇遇嗎?”
梵僧笑道:“奇遇多多,從何說起?”
於是陳達須將自己夢中的海上仙島描述了一番。梵僧聽後,似乎大吃一驚,追問道:“你怎麼知道那個地方?”
陳達須說自己夢到的。梵僧連連驚歎說:“中華何幸!中華何幸!連觀世音菩薩也把道場示現在中土了!”
陳達須趕緊追問他那個海上仙島在哪裏,梵僧頗為神秘地說:“真是菩薩顯靈,讓你問到了我。除我之外,全世界絕對沒有第二個人知道觀世音菩薩的這個道場在哪裏。你夢見的那個仙島,就是浙東梅岑島。”
陳達須頗為疑惑,問道:“據《華嚴經》記載,觀世音菩薩的道場,在你們南天竺海邊的普陀洛迦山,如何搬到了我中土?”
梵僧說:“居士,你太執著了!你要知道,觀世音菩薩百求百應,隨緣度化,無刹不現身。哪裏有虔誠的信仰,哪裏有慈悲精神,哪裏就是觀世音道場。清淨為心皆普陀,慈悲濟世即觀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