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來,孟曉月的母親領著張慕跟劉嘉博又回了自己家一趟。
孟母拿鑰匙打開兩扇式的鎖扣木門,張慕他們首先看到的是屋內正對門口的一片黑。
那是蒸包子用的蜂窩煤炭,堆了整整半麵牆,旁邊又是一牆角的土豆。再旁邊,有一間小臥室。
孟母先試著推了下臥室的門,發現被從裏麵反鎖了。
她掏出鑰匙把鎖打開,走進去,不一會兒裏麵就傳出來罵人的聲音。
張慕跟劉嘉博都沒跟著進去,兩個人在門口聽到叫罵聲還覺得奇怪。
他們轉頭看過去,居然見孟母揪著孟曉月的耳朵,把人從房間裏拎了出來。
“我說你怎麼回事?大白天沒去學校,躲在屋裏睡大覺?”
孟曉月身上穿的是睡衣,就被她母親這樣大庭廣眾揪著拎到門外來。
劉嘉博看著都有些尷尬,連忙上前勸道:“阿姨,有話好好好,別打她啊!”
孟曉月聞聲抬起頭,看了說話的男生跟張慕一人一眼,臉漲得通紅。她接著低下頭,把臉使勁兒往頭發裏藏。
“同學,你們都不要管。就是讓她沒臉沒皮,她才得長記性。這會兒知道不好意思了?我跟你爸每天起早貪黑,半夜兩點鍾不到就爬起來揉麵蒸包子,你不去上學對不得我們這麼辛辛苦苦賺錢給你交的學費嗎?真是越大越不像話!”
孟曉月母親的嗓門很大,應該是常年賣早餐吆喝出來的。
這一嗓子出去,基本上整條街的鄰居都能聽見,已經有人出來圍觀看熱鬧了。
孟曉月則不說話,隻是把頭埋得更低了。
張慕看不到她的表情,但知道她一定很難堪。
“有時候,大人覺得孩子就是孩子,沒有什麼自尊心可言。可很多時候,他們又希望孩子不是孩子,盼著他們無師自通地懂事聽話,勤儉節約,熱愛學習,孝順父母……為人父母是不需要通過培訓和考核的,很多人隻播下種子,就等著來年收割了。這類毫無教育理念的父母,不知道會荼毒多少無辜的小孩。”這話是張美嫻女士曾經吐槽過的。
在尊重與保護孩子的自尊心這一點上,張慕的母親倒是做的很好。就算要教育也是以私下談心的形式,從來沒有當眾給她的兩個小孩難堪過。
不過她也有做得不足的地方,比如沒有給孩子足夠的自由與選擇。
這是二十八歲的張慕在跟自己的心理醫生對話時,討論出來的。
陸醫生認為她之所以性格偏沉悶,明明有主見卻少以表達,甚至後來遇到挫折打擊就鑽牛角尖,跟她生活在單親家庭,還有她母親從小營造出來的教育氛圍有關。
當然,抑鬱並不是這種教育方式的必然結果。畢竟這個世界上合格的父母太少了,但比張慕正常的人還是有很多。
張慕過去把孟曉月扶起來,突然看到棒槌也在圍觀看熱鬧的人群當中。
孟曉月抬起頭的瞬間,正好對上那個中年男人。
“啊!”
她嚇得尖叫出聲,突然瘋了一樣甩開張慕就往屋裏跑。
“死丫頭,你給我回來。”
孟曉月的母親還想去拉她,張慕和劉嘉博都上前攔著。
“阿姨,有什麼話我們進屋再說吧。”張慕道。
“就是,孟曉月已經這麼大的人了,您在這麼多人罵她不太合適。”劉嘉博也這麼說,“我們學校老師最近很關注青少年身心成長的問題,心理壓力過大也會影響考試發揮的。您再這樣可要被我們班主任請去談話了。”
劉嘉博作為班長,在跟家長溝通方麵確實做得不錯。
孟母被他這話給唬住了,點點頭同意他們說的。
回屋之後,孟母發現孟曉月臥室的門又被從裏麵給鎖住了,氣得直砸門:“死丫頭!給我出來!說清楚你到底怎麼回事,為什麼不去上學?”
“我覺得她好像不太願意見人,要不張慕你進去單獨跟她談談吧?”劉嘉博提議。
張慕聞言,點點頭。
孟母用鑰匙把臥室門打開,轉身對張慕道:“同學,我看你的樣子就是好學生,跟我們家那個不爭氣的東西不太一樣。你進去之後就問問她,她對不對得起自己父母辛辛苦苦賣早餐?她要是真不想讀書,那以後就別去。幹脆幫我們推小吃車算了,還能早點掙錢報答我們。”
張慕並不怎麼會跟家長打交道,但她知道孟母說的是氣話。
因此她沒有點頭應和這句,就推開~房門走進去。
孟曉月的房間裏都堆著做早餐小吃要用的麵粉,朝北的窗戶下麵放著一張涼板床。
孟曉月正躺在床上,拿被子蒙著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