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第17章(1 / 2)

回去的一路,順風順水,船速又快,兩日便到澹州。

徐元勳是沈玥舅舅,當年被貶官至澹州雲縣縣令,這些年他兢兢業業,慢慢從縣令爬上了澹州刺史的位置,前來巴結的人不少,但眼紅的人更不少。

當年鎮北侯府差點一家覆沒,除了長房,其餘早年便自立門戶,故幸免於難,有些族人留在帝都。

徐元勳父親這一脈,背井離鄉,最後客死他鄉,當年卷入黨爭,不過是被無辜牽連,想著陷害之人還在高位,沒有趕盡殺絕不過是想看著他們匍匐在地苟且偷生。

這些年徐家過的艱辛,隻敢置辦些小產業補貼家用,徐家大兒子徐茂林早年從了商,賺了些銀子,前不久,他拉了幾位大商人,一同買辦一船絲綢、茶葉等貨物,準備到南洋出手,大賺一筆,卻遇上風暴,船沉了,血本無歸,自己反倒欠下三萬兩銀子,家裏東拚西湊,還了兩萬三千兩。

這些日子不時有債主堵在門口,徐元勳羞憤難當,作為一州刺史,親生兒子欠了百姓那麼多錢,每每看到蹲在門口等錢的人,他便焦頭爛額。

徐府門前,徐茂林被一群要債的攔住,府中三四個小廝也深陷其中,場麵極其混亂,沈玥看到有人舉起拳頭衝著徐茂林腦袋而去,著急喚了句“大表哥當心。”

這聲音來的突然,眾人停下手中的動作,眼前一亮,看著如天仙臨世的美人,心中暗自揣摩,徐家何時有這般美人。

見要債之人停止喧嘩,沈玥鼓起勇氣道:“明日,你們前來,徐府會還上所有銀兩。”

有人不信,開始吵鬧:“你一個姑娘家的話,誰信,莫非想卷鋪蓋走人。”

“就是,姑娘你雖然長的美,但我們也不是會被美色所誘惑的。”

“還錢,今日就還,我一家老小還等著銀子買米下鍋呢。”

“就是,莫不是緩兵之計”

沈玥從荷包裏拿出一疊銀票,信心滿滿道:“錢我已經帶回來了,很快會去錢莊兌現,你們若是信任徐家,還請明日一早再來。”

看到她手裏的銀票,不少人開始安靜,他們都是小本買賣,那些大商人從他們這賒賬,說賺了錢連同利息一道給,如今為了點錢,已經撕破臉,借著天大的膽子在刺史府前鬧事,之前理直氣壯,是想著他們沒錢,現下金主來了,還愁拿不到錢,於是人群紛紛散了。

徐家大廳,聽完沈玥的敘述,徐老夫人差點氣暈過去,徐雲勳一字不講,心中卻恨不得將沈從忠砍了,已泄心頭之恨。

“算了,這樣也好,以後就留在澹州,跟著舅舅,過些日子,舅舅會為你張羅個合適的夫君,那些銀子,你自己留著,茂林闖的禍,他自己收拾。”徐元勳心中憋屈,若不是徐家沒落,沈家一個根基尚淺的伯爵府,怎敢欺辱她們母女。

沈玥點頭:“舅舅,今日我已向那些商戶保證,明日一定會還錢,這些銀子是母親的嫁妝,本就出自徐府,如今家裏有難,正好派上用途。”

“可是”徐元勳不同意,卻被老夫人打斷:“好了,就依阿玥的,先將錢還,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徐茂林起身,對著沈玥致謝:“為兄慚愧,惹下禍事,連累家裏,還要妹妹用姑姑的嫁妝相救,真是汗顏,但為兄保證,往後做事一定腳踏實地,來日,一定會將妹妹的錢全部補上。”

沈玥笑著點頭:“大表哥不要氣餒,成敗乃人生常事,經此一事,相信你會走的更順,更遠。”

徐元勳點頭讚同:“阿玥說的對,好好汲取教訓。”

“阿玥,後日我要去雲光寺齋戒五日,你既然回來了,同我一起去吧。”徐老夫人道。

“好,外祖母。”沈玥應是。

沈玥拿出了七千兩給徐茂林還債,交給了舅母趙氏一千兩補貼家用,這些日子,徐府省吃儉用,府上不少用品,也是從以往的供貨商那裏賒來的。

對於沈玥,趙氏是打心底喜歡,人情冷暖,世態炎涼,她深有體會,自從落難,以往那些巴結她的兄弟姐妹,個個絕了來往,連她母親去逝,都沒送來消息。

好在徐元勳為人正直,有些能力,這十年,他們一家從縣衙,一路上遷,終於做到刺史,也算在澹州站住腳跟,前不久出了徐茂林的事,讓她焦頭爛額,整日想辦法籌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