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安王和許知府找到金礦, 大肆開采,開采出的金礦立刻拿去招兵買馬、采購糧草。
他們采購的範圍,基本上都在河間省之內。然而, 市麵上的糧草物資是有限的, 忽然湧入了大量黃金, 剛開始, 大夥兒隻高興有一批人拿著金子來買東西,且不論價錢,隻要能買到東西就行。沒過多久,整個市麵自己反應過來了, 物價開始猛漲。
漲的最快的就是糧食, 幾乎已經翻了三四倍。反軍把市麵上的存糧基本上買空了, 隻剩下各大糧商和士族豪門手裏的糧食。然而,反軍還在繼續買糧食, 高價買,不計成本。大糧商也開始出手, 結果就是糧食價格越來越高。漸漸地, 普通百姓拿著錢也買不到糧食了。
隨後漲價的就是棉花, 冬日寒冷, 不光反軍, 朝廷的軍隊也要穿棉襖吃飯啊。
原本熙熙攘攘的大街忽然冷清下來,糧食價格剛剛開始上漲的時候, 劉悅薇就讓人買了許多。上輩子青州兵禍時, 她們隻是普通人家,靠著家裏的一點點存糧,苦熬了一年多才撐過來。南安王一到青州,她雖然擔憂父母公婆, 也沒忘了照顧好省城這邊的兄弟姐妹。
劉悅妍已經單獨買了宅子搬走了,這邊就剩下鄭家兄弟和兩個孩子。劉悅薇把家裏下人都打發出去,采購糧食、幹菜、柴火、棉花,家裏的庫房塞的滿滿當當的。她通知劉悅妍也多采買些東西,等到物價飛漲之時,一大家子至少不用為吃喝發愁。
李家派了大管事給她們姐妹送了許多年貨過來,這個年雖然沒心思過,劉悅薇也走了個場麵。
她讓鍾媽媽和李媽媽一起做了一桌豐盛的酒席,把劉悅妍夫妻和劉悅蓁都叫了過來,還有汪彩鳳和上官家兄妹,大家一起湊一桌過年。
桌上氣氛有些低沉,鄭頌仁想著自己是老大,先端起了酒杯,“今日除夕之夜,咱們身在外地,為了不讓父母擔憂,我們好生把這個年過了。來,都舉杯,一起慶賀,希望明年一切順順利利的。”
劉悅薇安慰姐姐,“我聽大李太太說,反軍雖然把爹娘和我公婆都關了起來,並未苛待。”
鄭頌賢喝了杯酒,勸慰大家,“大夥兒都別擔心,我聽同窗們說,如今青州軍那邊也不是一條心,說不定還會起內亂。”
鄭頌仁立刻問道,“可是有什麼消息?”
鄭頌賢給劉悅薇夾了一筷子菜,“大哥,南安王跑的時候,隻帶了嫡長子。許知府是許側妃的弟弟,也是生了兒子的。他跟著南安王造反,是為了許家和許側妃,可不是為了南安王嫡長子的。”
劉悅妍先開口,“妙啊,姓許的肯定不想給他人做嫁衣呀。”
鄭頌仁點頭,“是這個道理,但姓許的上了賊船,肯定不會輕易下來。就算他們內部之間爭奪,一時半會的,肯定不會倒戈向朝廷。”
大夥兒吃了頓不鹹不淡的年夜飯。
外頭仍舊亂糟糟的,柳巡撫向朝廷寫奏折求救,朝廷一時半會也沒有什麼好法子。要說金庫,朝廷難道沒有?就算有金子,也不能一下子往市麵上投太多,不然物價波動,百姓驚慌,就要出亂子了。
南安王隻顧著造反,管不了那麼多了,一個金礦就把河間省的民生差點搞死。
柳巡撫下令,市麵上的糧食交易一次不得超過五百斤,嚴禁用黃金交易。糧店售糧,必須留下戶主姓名。他又想辦法從外地借來一批物資,平息市場價格。若發現有人囤積物資,立刻投入大牢。
大年初四那天,兩邊的軍隊終於打起來了。這一仗,一直打到上元節,也沒分出個勝負,雙方各有折損。周邊百姓倒了大黴,大過年的不得安生,很多人房屋田地受損,被迫流離失所。
為防止南安王往旁邊的州府去采買,皇帝下令,各處嚴禁將糧食售賣給反軍。南安王顧不得那麼多了,你不賣,我就搶。
鄭頌賢聽說南安王搶糧食,立刻又開始在學子中傳風聲。南安王搶百姓糧食,毫無憐憫之心,此人若是奪得皇位,必定是個殘暴之君。
和朝廷打仗南安王還能支撐,最讓他擔心的是許知府的態度。青州軍基本是許知府建立起來的,雖然後期招兵和訓練許知府不再參與,但他在青州軍中的威信也很大。
朝廷有人向皇帝提議,將南安王府其餘人斬首示眾,這其中,自然包括許側妃母子二人。南安王不在意女人的死活,但許知府精明強幹,他若是強行卸了他的差事,怕是也會冷了旁人的心。
從南安王造反以來,有很多被皇帝奪爵抄家的人紛紛來投奔,他原來招攬的一些人也悄悄摸了過來。青州軍人越來越多,南安王要服眾,自然不能刻薄功臣。
南安王找許知府談話,“四弟呀,本王如今也難啊。”
許知府沉默,“王爺,開弓沒有回頭箭,臣知道。”
南安王拍拍他的肩膀,“你家裏二女兒年紀也到了,世子跟著我出來,身邊一個人都沒有,要是四弟不嫌棄,把你女兒許給世子做個側妃如何?”
許知府抬眼看著他,“王爺,臣不想被人說是靠著裙帶關係上來的。”
南安王心裏又思量半晌,咬牙道,“世子妃看樣子是出不來了,四弟,不如我們結個兒女親家,你看如何?”
許知府這回沒再拒絕,前邊打著仗呢,後麵許二小姐和世子爺成婚。有了這門親事,許知府在青州軍中再次被正名。
大夥兒心裏都猜測,要是將來事成,到底誰是妻誰是妾呢,又是一本爛賬。
外麵的戰爭和劉文謙沒關係,他自己都不知道,自己被迫做了一次反賊。他帶著魏氏和雙胞胎住在家裏,家裏隻剩下管家一家子,還有喜媽媽和花蘿。
家裏的存糧還有不少,一家子暫時不愁吃喝,但能吃的菜越來越少了。大人還好,元寶和蘭姐兒才一歲多,已經開始吃些飯菜了,卻隻能給姐弟兩個吃些菜粥,最多偶爾能有個蛋湯。
魏氏的奶水不多了,兩個孩子瘦了一些,看的夫妻兩個心疼不已。
劉文謙雖然不知道外頭的消息,但他知道自己不能這樣坐以待斃了。他開始打理花園裏的花花草草,家裏園丁沒了,雖然是冬天,花園裏也亂糟糟的。
他帶著魏氏在花園裏挖薺菜,就著家裏剩下的幹貨,包餃子給兩個孩子吃。
外麵守門的兵丁見他不老實,跑進來查看。上頭叮囑,隻要劉家人沒跑出大門,幹什麼都別管。劉文謙挖野菜,包了餃子還請兩個兵丁一起吃。
“兩位小哥,大過年的,你們離開了家,家中父母還不知道多擔憂呢。我也沒有什麼好東西招待你們,自己做的餃子,一人吃一碗。莫怕,這裏頭沒毒。”
說完,劉文謙自己挑了幾個吃下肚子,兵丁見無礙,這才道謝後接過去吃了。
許知府聽說劉文謙在家裏挖野菜包餃子,讓人送了一些雞魚肉蛋過來,劉文謙送了看門兵丁許多銀子,讓他換班後幫忙捎一些肉去鄭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