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4、平衡術特異獨行(1 / 3)

所有人都在猜測, 太子第一天是去孫家女房裏,還是先去周家女房裏。

太子當日回東宮後,在太子妃那裏帶著兩個嫡子一起吃飯, 還查問了嫡長子的功課。

等孩子們走了, 太子妃問太子,“殿下,孫良娣和周良媛那裏,還在等著殿下呢,殿下要先去哪裏呢?”

太子淡淡道, “孤今夜就在太子妃這裏。”

太子妃攪了攪帕子,“殿下,外頭人會說臣妾善妒的。”

太子笑道,“你是正妃,孤留在這裏天經地義。孤這都是跟父皇學的, 外頭人不敢說閑話的。”

太子要留下來, 太子妃自然是高興的, 忽然來了兩個強勁的敵人, 她這個正妃的位置看起來也不是那麼牢固穩定。好在她有兩個嫡子,和太子情分也厚,暫時還能穩得住。

孫良娣和周良媛等到半夜也沒等到太子, 等打聽到消息說太子歇在正殿,隻能自己洗洗先睡了。

第二天,太子妃滿麵春光地接受了妃妾們的請安,很和善地問二人是否住得慣。

孫良娣和周良媛趕緊謝恩, 說屋子裏一切都好。二人心裏有些酸溜溜的,她們進宮頭一天,連殿下的麵都沒見著, 好在殿下也沒有去對方那裏。二人相互看了一眼,眉眼間雖然含笑,行動間也很有禮貌,眼光中卻帶著刀光劍影。

這事兒還沒個定論呢,太子妃才得了帝後誇讚,又生了兩個嫡子,誰也不敢和她比肩,但和對麵的人之間,那是堅決不能妥協的。

滿後宮和東宮的姬妾們都在等著太子做選擇,不僅如此,連孫家和周家都在看太子心裏到底把誰家看的重一些。

太子明麵上並不提此事,連續在太子妃屋裏歇了三天,等許多人撤回了關注的目光,他這才開始行動。

太子果然先去了周家女房裏,但他去的是周昭訓那裏。

周昭訓那裏有太子唯一的女兒,太子去看女兒,誰也不能說什麼。

太子在周昭訓這裏歇了一夜,隔了一天終於去了孫良娣那裏。

孫良娣的心總算放了下來,太子去了周昭訓那裏,就是給了周家麵子。周昭訓是東宮老人了,又有女兒,太子去那裏,連孫家都說不出個二話。

別說孫家了,連周家都說不出來什麼。周良媛雖然有些失望,但也不至於太沒臉。至少太子先去了她堂姐那裏,說明心裏還是有周家的。

周昭訓因為生的好看,以前被周家送給二皇子做了個普通侍妾,後來生了太子唯一的女兒大郡主,大郡主和她娘一樣長的很好看,又乖巧,一直很得太子喜歡。

周良媛雖說在這一局中敗給了孫良娣,但周家並未敗給孫家。太子先去周昭訓那裏,就是告訴周家人,他是個念舊的人。去孫良娣那裏,是告訴孫皇後和孫家人,他不會忘恩負義。

太子這一手玩的十分漂亮,連皇帝都覺得這個兒子在平衡後宮和前朝勢力方麵很有方法。

孫皇後並未因為孫家女兒進宮後就對她另眼相看,家常有什麼賞賜,都是直接給太子妃,商議宮中的事情時,也是讓人叫了太子妃過來。孫良娣雖然失望,但她知道姑母是最重規矩的人,也不敢到皇後麵前去打眼。

至於周良媛,她去拜訪靜安居士,被靜安居士拒之門外,怏怏地回來了。

到了東宮,正好遇見周昭訓帶著大郡主在玩耍。

見到周良娣,周昭訓趕緊行禮,“妾見過周良媛。”

周良媛連忙笑道,“姐姐,咱們是一家子,這麼客氣做什麼。”

周昭訓笑道,“禮不可廢。”

大郡主也過來乖乖行禮,周良媛笑著摸了摸大郡主的臉,大郡主瑟縮了一下。

周昭訓忙道,“小孩子怕生。”

周良媛並不介意,一個丫頭罷了。姐妹兩個說了半天不鹹不淡的話,周良媛自己先回宮了。

她進宮之前,家裏人曾告訴她要和周昭訓搞好關係,周良媛雖然嘴上答應了,心裏並不大在意。一個庶女,生的也是個庶女,又隻是個昭訓,她覺得沒必要在她們母女身上花太多心思。

自古姐妹共侍一夫,娘家都是看碟下菜,誰出息了就支持誰,管你嫡女庶女。太子先去了周昭訓那裏,雖說給周家一個交代了,周良媛心裏卻起了危機感。

太子現在已經有了好幾個兒子,為了保養身體,並不怎麼近女色,周良媛想生兒子可不太容易。堂姐雖然現在位份比她低一點,但好歹有個女兒,且太子也時常去她那裏。要是,要是堂姐先生了兒子,她在娘家還有什麼臉麵。

宮裏的暗潮湧動,絲毫不影響劉悅薇的日子。

新的金縷閣已經正式上路了,汪彩鳳在原來的作坊那裏仍舊留了一些東西,但把主要的機子和大部分人都移到了新地方。

原來的客人來時,仍舊找過去的門臉,汪彩鳳會讓人把客人帶到新作坊轉轉,也認認路。要是新來的客人,那就更好了,直接帶去新地點,老的這邊不用來了。

汪彩鳳要讓大家慢慢熟悉新地方,原來那塊巴掌大的地方,她要慢慢將它變為庫房。

自從金縷閣發了大財,房東來找過汪彩鳳好幾回,明裏暗裏的意思是該漲些租錢了。汪彩鳳豈是被人拿捏的性子,這回郡主擴張金縷閣,她立刻全部轉移。等這裏變成庫房,房東就要求著她繼續租下去了。

新作坊有這裏三倍大,地皮和房屋都記在劉悅薇名下,作坊記在好幾家共同名下。對汪彩鳳的計劃,劉悅薇權力支持,開作坊被人拿捏住了脖子怎麼能行。多花些錢,後麵就不用操心了。

投這麼多銀子,汪彩鳳自然不能讓這些錢打水漂。她在京城各個重要入口都設了一間小門臉,把金縷閣裏麵所有布匹和絲線樣品放在裏麵給人看。她讓裏頭的夥計機靈些,凡是有外地的客商來了,拉人家進去看看,上碗茶水,讓人家歇歇腳,不管買不買,都要給人家留個好印象。

為防止這幾個門店裏的活計強行拉人,汪彩鳳設立了獎懲製度,拉來的客人若是對小夥計滿口怨言,定要扣工錢,若是客人並不生氣,就給獎勵。若是客人定的貨量大,還會加大獎勵。

好在金縷閣現在名氣大了,許多人都會直接找到總店這邊來。

除了京城這邊,汪彩鳳開始有意識地往京城周邊發展,京郊幾個州縣她已經看到了地方,準備去開幾個分店。

但眼目前,劉悅薇沒有精神再去管金縷閣的事情,因為鄭晗珺要出嫁了。

公婆不在京城,長兄長嫂當爺娘,她和鄭頌賢要承擔父母的責任,好生發嫁妹妹。

嫁女最重要的就是嫁妝,劉悅薇帶著鄭晗珺把嫁妝又理了一遍。

劉悅薇問過了漢陽縣主,世子妃的嫁妝有一百抬。她給鄭晗珺備的嫁妝一共七十二台,趙宏俊隻是郡王府的庶子,排行又靠後,劉悅薇把嫁妝辦的比較實在,數量少一些,省得打眼,那府裏幾個姨娘眼睛都盯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