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齋戒贖罪(1 / 2)

顧瀾煙的馬車在城郊停下,就見到一座庵堂映在茂盛的樹叢中。

紅色的牆壁在綠葉的掩映下,顯出幾分莊重,又有幾分神秘。

抬頭望去,庵堂的上方高懸著一塊觀匾,上書“清心庵”三字。

庵前有數名女尼正在庵前打掃,其中一名老尼仿佛是管事的模樣,原本正指揮著她們。

見有車馬過來,便主動走上來詢問。

那老尼眼神落在梅兒的身上,點頭道:“施主是——”

梅兒剛要說話,顧瀾煙卻已經走了上來,道:“我們是來上香的。”

老尼點頭,道:“施主請稍候。”

說著,她便走進庵裏去了,不多時便請出來一個中年尼姑。

那中年尼姑笑道:“這位施主,我們這清心庵有貴客常住,不方便接待外客。

前麵不遠處便有其他庵堂,請稍加移步吧。”

顧瀾煙笑了笑,道:“師太,我知道庵中貴客是哪位,正是來拜訪她的。

煩請你為我通報一二。”

那中年尼姑猶豫了一下,道:“施主,這……實在是不妥當。

這位貴客在我庵中已有小半年的時光,從來不肯接見外客的,你還是請回吧。”

梅兒皺起眉頭,顧瀾煙的笑容卻和煦:“師太請不要誤會,我沒有其他意思。

實在是曾經與這位貴客有舊交,路過此處聽說她在這裏清修,才特意來拜訪。

請師太行個方便,替我通報一聲。”

中年女尼隻是皺眉,似乎還是不太樂意。

顧瀾煙上前一步,突然握了握她的手,將一塊金錠子塞進了她的手裏,那女尼吃了一驚。

顧瀾煙隻是輕聲笑道:“替我問她一句,貴人來了大梁,承諾可還算數麼?

不過舉手之勞,你說是不是?”

中年女尼失笑,說:“好,那就先請施主進去等吧。”

顧瀾煙進了庵門,轉過彌勒佛龕子背後。

便走上了寬大的台階,那佛殿十分華美,其上早已香燭齊明。

還有數十名個尼姑,披著袈裟,撞鍾擂鼓。中年女尼微笑道:“我去請示,施主請先拜一拜佛。”

中年女尼徑自去了,顧瀾煙打量了一眼這庵堂。

旁邊一位誦經的小尼過來招呼她,見她感興趣,便好奇地道:“不知施主從哪裏來?”

顧瀾煙笑了笑,沒有回答的意思,小尼便更加好奇。

然而顧瀾煙卻已經開始四處打量著庵堂了。

大梁沿襲前朝皇室舊製,皇帝所有的兒子都要封為親王,親王長子長孫,年及十歲封世子、世孫,是親王接班人,代代世襲。

當年煜朝的時候,一共建立了三十個親王府,除“無子國除、因罪削爵”者,其他的王府一直世襲罔替到整個朝代滅亡,共冊封親王九十七位。

九十七位親王中,有四十五位建了親王陵墓,均分布於各自的王府附近,留下了龐大完整的墓園。

各親王墓多建於大都城郊附近山嶺地帶,隨山勢而建,無一定之規。

但全都十分的奢華壯觀。

煜朝覆滅之後,這麼多的陵墓卻成了很大的問題。

因為墓區的建築都是綠瓦石壁,雕龍鐫鳳,為民間禁物,再加上陵墓晦氣,不要說達官貴人,就連尋常的富戶也很忌諱,根本沒人願意購買,隻能這樣放著。

這種情況之下,在大燕一朝的做法是,對前朝留下來的所有陵墓瘋狂破壞,全部推倒重建。

借以消除前朝王氣。

但是蕭衍下令,將所有的陵墓改為佛殿和庵堂,並且他們必須向國家繳納很重的賦稅。

這和大燕對僧人尼姑的禮遇完全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