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是沿海的一個小城市,經濟不發達,旅遊也不興旺。這裏的人口很少,收入也少,不過靠海,空氣非常清新,是個養老的好地方。

陽光透過玻璃窗照了進來,今天是個好天氣。一個出租房內,陳設簡單卻十分溫馨。

“景雪,把這些蔬菜洗一下。”宋書站在廚房裏,朝著房內的宋景雪大聲喝到。

宋景雪正在屋裏收拾屋子,被宋書的聲音嚇了一大跳,她放下手中的抹布走了出來:“爸,你以後聲音能不能小一點?”宋書嗬嗬直樂,沒有把她的抱怨當回事,人到中年仍然如此中氣十足是好事,偏偏宋景雪不領情。

宋景雪看著整齊的院子,石頭桌椅,牆角邊放著幾盆月季,此時開得正好,黃的粉的漂亮極了,宋書在院子裏拉了幾根硬邦邦的線,上麵纏著綠植,騰騰蔓蔓的根莖從頂上垂下來,格外誘人。宋景雪看著這一切滿意地點點頭,現在的生活正和她想象中的一樣,他們已經在這裏住了兩年了,相安無事。

兩年前,宋書帶著宋景雪來到這個小鎮,小鎮靠著海,時不時能聽到漁民的吆喝,和宋書形容得一樣,這裏雖是在城市邊緣,倒是另一番風景,小鎮上的居住了不過一百餘人,熱情好客,民風淳樸,知道有新住戶搬了過來,紛紛送上自家的手藝:親手栽種的瓜類番茄,麵粉製作的法式棍包,剛醃製好的各式鹹菜,包好的餛飩宋書和宋景雪受到了熱烈的歡迎。

安頓下來不久,宋景雪便在鎮上的小學裏找到了工作,去教孩子們音樂課。小孩子們活潑好動卻十分有禮貌,見到有漂亮姐姐來上課紛紛高興得不的了,每次下課都會硬塞一些小零食給宋景雪,弄得宋景雪哭笑不得。課上除了唱歌之外,宋景雪還教小孩子們拉小提琴,雖然這裏隻是個小鎮,但多數家長都在城裏工作,生活水平極高,家長們看孩子樂意學,便給他們各買了一把小提琴,孩子們學得起勁,還被宋景雪帶去城裏參加了比賽,均取得了不俗的成績。宋景雪工資雖不高,卻足以養活他們父女,她也在慢慢攢著錢,打算攢夠了一次性還給秦青。

宋書雖說已上了年紀,可他仍然不願意閑著,他在小鎮不遠處的圖書館找到了一份新的工作,每日就整理整理書籍,有人來借書或者還書的話幫著處理一下,周末他在自家小院裏開了毛筆字培訓班,教孩子們寫大字,孩子學得是像模像樣,招收的學生不對卻也能賺不少外快,著實清閑。

書上說,時間是能治愈一切的良藥。能不能治愈自己的傷口,宋景雪不知道,但她別無他法,也隻能有一天算一天的過了。這種日子波瀾不驚,對於習慣於x市那種快節奏的人來說簡直是種折磨,但對於她,經曆了那麼多的事,這種生活才是她最想要的。

宋景雪撫摸著右手上的傷疤。恢複的很好,不痛不癢,手指靈活,與正常人無異。隻不過隻有她才知道,自己的右手連端一盤菜上桌的力氣都沒有。

宋景雪抬頭仰望天空,深吸一口氣,沒關係,她就快要習慣了,沒有小提琴——也能過下去吧。

……

秦青看著助理放在地板上的大麻袋,有些不可置信地問道:“你從哪裏拿來這麼一個”他看著眼前的“龐然大物”,一時間找不到合適的形容詞來形容它,眼神有些嫌棄。

助理看懂了他嫌棄的眼神,“快遞直接寄到公司的,上麵明顯地寫著“秦青”兩個大字,我怎麼知道你到底在網上買了些什麼東西?”助理直起身,揉了揉發酸的腰,走到飲水機旁接了一杯水,一飲而盡。

“我沒買啊。”秦青的工作暫時告一段落了,他有一個月的時間來休息,他這兩天正閑在家裏盤算著要不要去看一看宋景雪,兩年過去了,不知道她過得好不好?

兩年間,秦青一直不敢去找宋景雪,夏冷川和路熙佑的人遍布全市,哪裏都有他們的眼線,漸漸地人才被撤走一些,現在不過寥寥幾個,秦青足以對付他們。

“打開看看。”秦青朝助理努努嘴,遞給了他一把剪刀。

助理隻得認命地去剪開快遞,麻袋質量很好,他費了不少勁,好不容易剪開一個洞,隻見一片亂七八糟的東西滾了出來。

秦青瞪大了眼睛,紫色的茄子,土黃的洋芋,墨綠色的小瓜,淺綠色的冬瓜甚至還有黃油油的南瓜,秦青一頭霧水,難不成是哪個粉色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