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晟笑道:“大家有信心,我更有壓力,不過我們會努力做到最好!順便說一句,集團陳董事長為了表達與礦工兄弟們同甘共苦的決心,決定集團所有人停發工資,騰出資金優先解決礦工兄弟們的安置問題,必要時市直機關、區直機關也會停發工資,總之礦工兄弟們安置工作一天不完成,就一天不發工資!大家散了吧,我們還要開會呢。”
唉,又提這碴兒,真是越渲染越象真的,簡直被姓方綁上戰車了!陳則喜等集團領導鬱悶得一塌糊塗。
方晟的話十分富有感染力,盡管八字還沒成一撇,礦工們心情卻舒暢了很多,隱隱覺得這位新來的市長不簡單,肯定有辦法,便低聲談論著三三兩兩四下散開。
一行人來到礦區行政大樓會議室,裏麵已坐了幾十名采礦業務的中層幹部和技術骨幹,以及四五位礦工代表。
連續開會,市領導們都有些累了,落座後先由姚勝平、蔡聲、陳則喜討論成立關停采購業務補償工作小組人員名單,負責劃定補償條件,測算補償標準,落實補償相關工作。
這裏陸續有市委常委打來電話通報分組討論的大方案框架,隻有一家集團同意出資而且隻出15%用於安置,其它全部由市區兩級和礦區買單。
方晟也不辯駁,隻把唐峰礦區組商談的結果說了一遍,笑模笑樣說詹書計強調唐峰是硬骨頭,現在硬骨頭啃下來了,軟骨頭還不是手到擒來?起碼按照三分均等標準,否則我不會同意!
市委常委們神通廣大,已經聽說方晟硬懟陳則喜且告狀到常務副省.長麵前了,暗想你拉得下臉,我們都是老朋友呢!
但市長已撂出話來,不談不行。
十分鍾左右敲定後出去了一些人,然後姚勝平宣布會議開始,按慣例請方晟做指示。
方晟看看手表說現在已經淩晨兩點四十分,大家都很累,所以指示就免了直入正題,各位談談對安置工作的想法,把先前形成的大方案具體化、數據化、可操作化。
集團總經理陳冬先介紹基本情況:
采礦業務共涉及三個部門、五支采礦分隊,三個部門分別是:礦質管理檢測中心、地質勘測處、礦區質量工程監測管理處,是直接與采礦業務關聯且關停後麵臨撤銷的部門,其它如消防、醫療、衛生、應急救援、培訓教育等還需要為中下遊生產經營服務,可以保留。
三個部門的行政人員連同五支采礦分隊管理人員共509人,技術人員327人,礦工4112人。
在待安置的4948人中,經初步評估有270人左右符合提前退休、退養、病退條件,這一塊請市委市政府會同集團共同向省裏爭取即可。
剩下4678人中,有國企正式編製的約1900人,這一塊用集團的話說要“硬著陸”,有條件沒條件都得消化或分流,主要構成即行政、管理和技術人員,隻有少數進單位比較早的礦工是正式編製。
其他2778人——全是礦工,身份其實都是合同工,集團覺得這部分人——按勞務合同裏的“因政策變動或地震等不可抗力”,完全有理由解除勞動關係!
昨夜跑到省城鬧事的,今晚堵在礦區大門口的也就是這部分礦工和家屬,以及被慫恿的“硬著陸”人員。
因為“硬著陸”並非無條件,也並非一視同仁。
高枕無憂的是三個部門行政人員。在百鐵乃至黃樹,能夠進國企是很多大學生夢寐以求的職業方向——收入高、待遇好,工作還挺清閑。個個削尖了腦袋往裏擠,找關係、走後門、遞條子、打招呼,真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
進了集團分配崗位還有三六九等,最好的當然進總部,那是千裏挑一,沒省領導親自過問不可能;其次分布在各礦區的行政部門;再差點就是所謂“下礦鍛煉”,到采礦隊、車間、公司等一線操作三個月後轉崗為管理人員;最差的直接到三產、服務、經營企業,雖然也是國企正式編製,但收入要與業績掛鉤,工作壓力很大。
既然屬於分流而且是“硬著陸”,意味著要服從統籌安排,不可以挑肥撿瘦,通常會降等安排:
即極少數行政人員充實到其它行政部門;大多數行政人員和技術人員會到車間、公司。
因為僧多粥少,還有相當數量的人會安排到三產、服務等企業,甚至麵臨暫時無崗等待安置的境地。
行政、管理、技術人員如此,礦工更不用說了,或者說從開始起礦區和集團壓根沒把他們考慮在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