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額也會相應增加,比如京都傳統派將會從局裏剔除,還有十年、二十年前聲勢強盛的逐漸衰落,不可避免要退出正治舞台,花無百日紅,官場哪有常青樹啊。”於雲複似有無限感慨。
“那麼最高層認可各方對於壓縮培養進程的想法嗎?”
“博弈仍在進行中,遠比刀光劍影更驚心動魄,說幾件事吧。許岱調離東吳後‘另有任用’卻始終沒有任用,可見入局門票肯定拿到手但具體幹什麼還存在分歧;沈高入主東吳也相當於入局門票在握,但他希望到京都任職而不是留在地方掛局委員頭銜,那個差別太大了……”
方晟好奇問道:“許岱到底算誰的人?傅、桑兩位首長都做過他的頂頭上司且印象都很好;劉首長賞識他抓經濟的能力;據說許岱還是最高層後備梯隊裏的重要人選,具備下次大換界衝擊前五位的實力呐。”
於雲複莞爾一笑,道:“許岱確實屬於八麵玲瓏、廣結善緣的類型,但標簽太多也有壞處,就是沒有哪個標簽把他視作無話不談、可以真正交心的親信。在公平公正的票決情況下許岱會取得優勢,如果台麵下深層次博弈,可能不會有人——或許說叫做鼎力相助吧,這就是‘另有任用’遲遲不能落地的原因。”
“沈高臉上貼著桑首長的標簽,有希望取得更好的出路?”
“問題在於沈高不是桑的唯一,譬如說肖挺,桑一直想再幫一把,或調到碧海、福淵,或直接進京弄個好位子——京都市長、副書計都挺好,對了,去年以來沈燃明顯失勢,估計下次換界要退二線。”
“啊!”方晟異常吃驚,“前年還說他深得上寵重大活動幾乎不離左右,怎麼轉眼就……”
於雲複道:“執掌京都事務是柄雙刃劍,優點和缺點都被無限放大;京都老爺也太多了,哪個都惹不起,惹了誰都會大禍臨頭,所以李大明、沈燃栽在同一條水溝裏。再說肖挺吧,以桑的能量就是沒辦法改善其處境,原因很簡單,連同沈高在內桑有四個人進局,那麼必須在其它人選問題上退讓否則談不攏。”
“隻有四個啊?我還以為……”
“以為他事事都說了算,對嗎?”於雲複深沉地說,“拿百鐵為例,詹印事事說了算?沈高夠強勢了,以前重大事項和人事調整不也得跟道明商量?在京都層麵要加個‘更’字,與地方不同,退下來的舉手投足間依然有很高的威望。第一個任期能拿下四席已經很不錯了,等他離任前再塞幾個進去局裏勢力就快接近一半,想想看是不是?”
方晟老老實實說:“爸,一直以來我把所有精力都用在地方方麵,從來……幾乎不怎麼思考您這樣層次的問題,也不怎麼關注京都動態。現在反省是自己的短板,我應該逐步融入並學會從高層角度著眼宏觀,立足大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