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向輪此前是審計局長,曆次正府審計和大型項目審計過程中與本土係衝突不斷。本土係指責他治下的審計局不敢動與儲拓有關的工程,專門挑柿子捏;王向輪則說有毛病才查你,打鐵還需自身硬!

王向輪也有苦衷。

當時的情況是儲拓打招呼的工程不能查,邵市長明令保護的項目不能查,隻能抓抓本土係作為反麵典型了,誰叫你是柿子呢?就該被人捏。

矛盾激化到不可彌和的程度時,季永根、喬承鵬每逢常委會研究人事必提王向輪。出於對部將的保護,邵市長把王向輪調到金融辦(局)暫避風頭,也算是補償吧提拔副廳級,因為審計局作為一線部門平調二線部門都算不上的金融辦明顯吃虧。

舊債曆曆在目,季永根等本土係怎肯讓王向輪重歸一線?

這個心結儲拓事先知不知道?

當然知道。

名單篩選出來後,儲拓和陶劍波都注意到了,但那時焦點在崔、印兩位候選人身上啊,王向輪、聞道陽明顯相當於陪太子讀書。反過來講,如果王向輪遭到本土係打壓,不正好增加崔、印入選的概率嗎?

算盤都打得挺響,可人心難測,誰能料到儲家軍內訌,自亂陣腳呢?

本土係攔腰殺出令得儲拓頗為難受,楊曉瑜、揚優、張靖風等也不知如何是好。王向輪本來並非意向人選,為了他上位還得跟本土係較量,讓莊、白得了好處還樂得在旁邊看熱鬧,這筆賬實在不劃算。

但聞道陽更不能上位啊!

儲拓權勢朝氣蓬勃,在甸西府院兩界如日中天之際,聞道陽就不怵他,如今再有兩位常委市長撐腰還不反了天?

“嗯這個人選分歧比較大,”陶劍波在儲拓暗示下試圖和稀泥,“按昨天跟各位常委溝通的原則,那就暫時擱一擱先討論甸峰班子人選。”

熊英傑不滿地說:“分歧在哪裏?我看沒什麼分歧嘛!如果正常範圍內的討論都算分歧,那開啥常委會?!”

他自打灰頭土臉從畢遵回來後,儲拓很有些不把他放在眼裏,本土係態度也不冷不熱——官場生態就是如此,熱情和感情永遠朝著上升通道的領導幹部,熊英傑這樣不受省領導待見的基本嗬嗬了。

此時熊英傑不站任何陣營,而是發自內心地想看儲拓與本土係打得不可開交,莊、白也參戰最好不過,越熱鬧越好,大亂才能大治嘛。

“呃,按照重要性原則也應該先討論甸峰領導班子配備。”楊曉瑜終於站了出來,卻撿起剛才莊驥東用過的“重要性”作為武器。

“哪個不重要?”季永根氣衝衝道,“我不信甸峰縣委書計比市發改委主任重要!”

這時白鈺冷不丁問:“我想請教一下——抱歉我對市直機關幹部不太熟悉,鄒後港同誌擔任水利局長前做過什麼工作?”

鄒後港是儲拓推薦的甸峰縣委書計候選人,理論上屬於平級調動,實質一看便知縣委書計份量要遠遠高於市水利局長。從現行體製來看,幹到市水利局長位置基本意味著仕途走到頭了。

陶劍波歉意道:“是我沒做好基礎材料,主要這次調整人員太多我怕常委們沒時間一一過目。鄒後港同誌是位老水利,大學畢業從鎮水利站技術員做起,腳踏實地,任勞任怨,工作責任心,工作成績有目共睹,曾參與甸峰境內鬆河大壩的調研、籌建和設計等。推薦鄒後港同誌擔任甸峰縣委書計,著重考慮的還是鬆河大壩後續工程及管理,無論如何大壩不能再出問題了。”

白鈺若有所思道:“大壩設計和修建期間的確需要鄒後港這樣的專業人才,可完工投入運營就屬於項目管理範疇,正好是發改委主任出身的聞道陽同誌的強項。而且甸峰基礎建設和經濟發展情況常委們都看到了,老實說在甸西都處於比較落後的位置,聞道陽同誌過去抓抓項目或許能有好的起色……隻是個人建議,僅供參考。”

說罷低頭喝茶。

他輕輕一撥,季永根如獲至寶——如果聞道陽被打發到地方盡管得到重用,但市發改委主任卻穩穩落到王向輪頭上,順便把鄒後港打壓下去,本土係可以接受這個結果。

儲拓卻沒法接受。

鄒後港是某位省委常委親自打電話關照的,技術出身的他之前爭取市發改委主任位子但難度很大,因為水利與發改委跨度太大難以服眾。想來想去還是到基層過渡一下,然後通過省裏運作直接提拔市委常委。

水利局長轉任縣委書計就成為關鍵的一步。

以儲拓想來,我他娘的主動放行副市長分工調整方案,又等於讓出市發改委主任位子,甸峰縣委書計、縣長兩個名額還不應該穩穩掌握到手裏?

誰想到白鈺奇峰突出提出“個人建議”,一下子打亂了儲拓的節奏,居然把市發改委主任和甸峰縣委書計兩個位子綁到一起了!

愣了半晌,一直存在感很低的張靖風道:“各位常委同誌,我建議按照劍波同誌的大名單展開討論,不要東扯西拉亂打一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