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春浪:四兄弟踏上創業之路(10)(1 / 1)

在這次危機中,劉永行受到了巨大的精神上的煎熬和**上的折磨。從小有腿傷的劉永行,每天要把大箱的雞筐裝上公共汽車的頂部,因此他必須一手持筐、一手抓住老式公共汽車背後的那種鐵製扶梯,這個動作最主要的受力部位便是腿,這對他的舊傷無疑是雪上加霜。

有時白天小雞銷售得不多,劉永行就會在晚上挑著籮筐繼續到居民區吆喝:“買小雞嘍!買良種雞嘍!”從南門走到了東郊、又從東郊走回南門。就這樣,他披星戴月、餐風宿露,拖著傷殘的腿挑著小雞筐,憑著驚人的忍耐力走遍了成都的大街小巷。夜深了,就找每晚僅需一塊五毛錢的小旅店住下。睡覺時,為了防止老鼠咬傷咬死小雞,還要把小雞筐吊在旅館的房梁上麵。

作為一個小攤小販,沉默肯定不再是金!原來一直不善言語的劉永行,好像無師自通似地學會了吆喝和遊說。人家原本打算買2隻的,他能說服人家買5隻。

當然,他並不是一味死皮賴臉地強行推銷,而是總站在別人的角度,幫助他們核算成本,並向大家介紹喂養的方法。比如養幾隻雞,除了買雞的幾塊錢成本以外,可以用家裏原剩飯剩菜去喂養,不需要添加任何多餘的成本,這樣既可以做到不浪費糧食,又可以有雞蛋和雞肉吃。

在這一段時期的銷售中,知識再次顯示出了它的威力——和他一起去的村民們,因為不懂這些知識,就沒有像劉永行一樣的說服能力,所以,幾個村民每天的總銷量還不如他一個人多,他成了銷量很高的銷售員。到後來,劉永行幹脆成了專業銷售員,一個人負責賣雞,而村民則負責給他送雞。

一副誠實憨厚相的劉永行,出門在外叫賣的這段時期,也受到了不少人的關照。一個家住在市場的阿婆,主動讓他把雞筐放在她家裏,免得住店時吵了別人添麻煩。阿婆平時還經常幫他買飯,有時拿出自己家裏的飯菜請劉永行吃。

四兄弟在千辛萬苦並每個人掉了十幾斤肉後,8萬隻雞終於賣完了。四兄弟一盤算,銷售所得除還清了所有欠款外,每個人還分得了180元錢。真是置之死地而後生!

經過這番折磨,劉永好兄弟明白了堅持的力量。人就是這樣,沒有逼到分上,誰都不知道自己的潛力有多大。當你堅持到不能再堅持,執著到不能再執著的時候,事情卻突然柳暗花明了。

為這180元,兄弟們付出了太多,尤其是陳育新和劉永行。為了事業,陳育新全家把房子都搭上了,分的那點錢還不夠把他的房子改回去。而劉永行的腿傷在這一段時期進一步惡化,以至於失去了根治的可能性。直到1999年把自己的公司搬到上海去之後,他還長期靠服用止痛片來止痛。

另外,劉永行還產生了嚴重的幻聽,在家休養一個多月後,幻聽還是困擾著他,耳邊成天都是“嘰嘰喳喳”小雞的叫聲。

一種會下“金蛋”的鳥

嚐試飼養鵪鶉

“什麼樣的鳥竟然會下‘金蛋’?”

在休息了幾個月後,老大劉永言又開始上門來攛掇自己的二弟劉永行。

當時,劉永言從報紙上看到這樣一則消息:當時的朝鮮領導人金日成送給中國政府領導人一批鵪鶉。有“動物人參”之稱的鵪鶉不但營養價值高,而且還是一種特別會下蛋的鳥,經濟效益很高。

劉永言對劉永行說:“既然咱們養雞失敗了,不妨把良種雞的孵化場改成鵪鶉養殖場,一起來飼養這種會下‘金蛋’的鳥吧?”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