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春浪:四兄弟踏上創業之路(15)(1 / 1)

飲水當思源。在道德和責任感的雙重驅使之下,1986年底的一個晚上,四兄弟商量後,由陳育新執筆寫了一份《告全縣人民書》。縣委縣政府在這時也進行了積極配合,《告全縣人民書》一寫完就讓縣廣播電台馬上播放,而且連播了好幾天,反複告訴農民兄弟不要繼續“炒”鵪鶉,否則將會傾家蕩產。

在這篇告示播出的同時,縣委縣政府又采取了相當強硬的措施,要求全體機關事業單位的工作人員帶頭停止養殖鵪鶉。

但是,貧窮已久的農民對財富的渴望太強烈了,大多數的人把這份告示當成了一個笑話,因為他們的鵪鶉蛋、鵪鶉肉、大鵪鶉、小鵪鶉當時都是搶手貨,幾乎家家都供不應求。甚至有人諷刺說,劉氏兄弟隻是想自己發財,不願意看到別人也致富。誤解、流言一時四起,劉家兄弟陷入苦惱之中。

隻得剜肉療傷!為了平息這些流言,更為了消弭這場由鵪鶉引起的泡沫危機,劉氏四兄弟鄭重做出了一個幾乎不可理喻的決定:率先將育新養殖場的10萬隻鵪鶉全部殺死,宣布以後將不再養殖。

劉氏四兄弟的舉動在當時無疑具有非常強的震撼力。長期以來,他們是新津人民心目中的英雄、是產業的帶頭人,在當地農民心目中具有較高的威望。新津的百姓終於明白了劉氏兄弟的良苦用心,經過共同的努力,這座隨時都可能爆發的火山終於逐漸熄滅了。

為了平息這次鵪鶉所引發的經濟危機,劉氏兄弟承受了巨大的經濟損失。但是,在勇於承擔社會責任的過程中,他們用自己的良心贏得寶貴的無形的資產——信譽。良好的信譽打造了企業過硬的品牌,成為他們迅速崛起並長盛不衰的籌碼。

從1985年起,育新良種場開始進入穩步、快速的發展軌道——1985年,良種場鵪鶉存欄4萬隻,產值達27萬元;1986年,良種場鵪鶉存欄5萬隻、產銷飼料100噸,產值達40萬元。

劉家四兄弟為中國的鵪鶉養殖業的科學技術開發做出了相當大的貢獻,他們研究出了“鵪鶉紅羽、麻羽雜交鑒別雌雄離種體係”,還有整套的飼養鵪鶉技術,當時被國家科委鑒定驗收,列入國家級“星火計劃”項目。

在那幾年裏,育新良種場的經濟情況大大改善,不僅建起了更為先進的養殖場,更有了用於運輸的汽車。另外,為了方便去各地簽約談生意,兄弟們還買了第一輛小轎車。

在創業的過程中,劉永行兄弟開始表現出了企業家的典型氣質。

首先是創新。企業家從誕生那一天開始,就是以創新者的麵目出現的。創新主要分為三大類:技術創新、市場創新和管理創新。

劉永行兄弟正是利用自己的知識優勢,對鵪鶉的養殖和營銷等各個環節進行了一係列的技術和市場創新,才讓它在一個封閉傳統的內陸省份迅速推廣開來,並取得了巨大的經濟效益。

其次是創造市場不均衡性。資本、勞力、資源、技術等生產要素,是進行生產的前提條件,沒有生產要素的存在,生產是無法進行的。但生產要素要變成現實的生產力,首先必須要把它們按一定的結構組織起來。所謂組織,就是建立從生產要素投入到產品產出之間的一種函數關係。而建立這種函數關係,正是企業家的本能。

在中國,單個的農戶一直因為太鬆散而形不成巨大的生產勢能;在文革中,雖然在形式上把農民捆在一起形成了一個大集體,卻因為太過於強調平均主義而讓農民個人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泯滅其中。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