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英雄救美的故事(2 / 2)

隻見大廳裏坐著兩個中年人,一男一女,男的瘦瘦小小的身材,瘦骨嶙峋的身軀,長長的尖尖的紅鼻頭;女的雪白的瓜子臉,彎彎的柳葉眉下閃動著一雙烏黑發亮的眼睛,一看就是一個美人胚子。

那兩個人正相對而坐,相對而視,默默的流著眼淚。

夥計連忙過來介紹,男的叫李大富,是這裏的老板,女的自然就是老板娘。

樓上不停地傳來一個少女的哭聲,如嬰兒的啼哭,更像是受傷的小貓發出的撕心裂肺的哭叫……

看樣子這家人家確實遇到了天大的傷心事。

桃花一把拉住夥計,細細一問,夥計講了一個英雄救美的故事。

……

大清早有一個少年登西門城樓擊鼓,鼓聲敲得震天響。

鼓響之後那人跑了,城防營展開全城搜捕。

午時,城防營搜到了景福樓酒樓,說有人看見一個少年跑進了景福樓酒樓。

城防營包圍了景福樓酒樓,並展開仔細搜查,查了半天什麼也沒有找到。

可是領兵的校尉覺得那個敲鼓的少年一定躲藏在酒樓裏還沒有走,城防營的官兵又開始更加仔細的搜查。

搜查中校尉發現有一個地方可疑,就是小姐的床上。

酒樓老板的女兒翠花偶感風寒放下蚊帳躺在床上,官兵們在搜查小姐的房間時拿了老板的好處費沒有好意思掀開老板的女兒翠花的蚊帳到床上仔細搜查。

領兵的校尉命令官兵一定要掀開翠花的蚊帳到床上仔細搜查。

老板娘坐在房門口哭天喊地的不讓官兵掀開女兒翠花的蚊帳到床上仔細搜查。

老板娘的理由很充分,一個姑娘家待字閨中,被這麼多男人掀開蚊帳,掀開被子搜查,女兒以後如何嫁人。

……

老板娘坐在房門口哭天喊地的不讓官兵搜查,驚動了來酒樓吃飯的一位客人,兵部侍郎汪博通的大少爺汪文武。

這天中午,汪文武領著京城七少來景福樓酒樓叫花雞,他們在酒樓最好的莫愁湖包間喝的很歡,就看見城防營包圍了酒樓開始大搜捕。

城防營在酒樓莫愁湖包間看見了京城七少就告知了他們搜查敲鼓之人的事,然後在其他包廂繼續開始搜查。

京城七少也沒有在意搜查敲鼓之人的事,隻是在他們的包廂繼續喝酒聊天,繼續談他們的風花雪月。

可是,沒有多久他們就聽到了老板娘哭天喊地呼聲。

汪文武一時興起就領著京城七少來後院看熱鬧。

汪文武擠進人群,走進房間,看到了蚊帳背後放在床上楚楚可憐的美人翠花。

汪文武上演了一出英雄救美的經典故事。

汪文武站在翠花的床前狠狠訓責了那個領兵校尉,大罵他們隻會欺壓良民欺男霸女,罵他們不懂得廉恥……

汪文武的一通臭罵罵退了在包圍酒樓的官兵。

……

汪文武乃是兵部侍郎汪博通的大少爺,汪文武的伯父汪博睿乃是太子太傅翰林院大學士,他的幹爺爺還是當今皇帝陛下麵前最最紅的大內總管大太監汪公公,一個小小的城防營校尉如何敢得罪汪大少爺。

城防營的官兵隻好乖乖的走了。

……

————————————————————————————————————————

致歉函

十分抱歉,小說中的地名出了差錯。

非常遺憾,這次出錯不是粗心,完全是認知錯誤,在此深表歉意。

晉陵與毗陵均為現在JS省CZ市在古時候的稱謂,可是,小說的那個年代常州不應該叫毗陵,應該叫晉陵。

JS省CZ市先秦為延陵邑。秦置延陵鄉,西漢改毘陵縣,始名。新室王莽改曰毘壇,東漢複曰毘陵。其先屬會稽郡,後屬吳郡。

三國時孫權嘉禾三年(234年)實行屯田,轄毗陵、武進(今丹徒)、雲陽(今丹陽)3縣農事。

西晉司馬炎太康二年(281年),廢屯田典農校尉,改置毗陵郡,轄丹徒、曲阿、武進、延陵、毗陵、暨陽、無錫7縣。

晉惠帝永興元年(304年),因避東海王世子毗名諱,改稱晉陵郡。

文帝元嘉八年,晉陵於江南置南徐州。

故此,小說中出現的地名應該是晉陵。

晉陵,地名,現江蘇常州,於江南置南徐州管轄。

小說前麵關於毗陵郡的地名設置不再修改了,在此統一說明,毗陵即晉陵,望能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