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長老乃曆城鐵扇門嫡係傳人,世居曆山舜耕穀。二十多年前,德恭王朱載墱即位之後看中舜耕穀風水,要在舜耕穀興建德王夏宮,強力驅趕當地百姓,強拆強征百姓宅田土地,遭到包括鐵扇門在內的所有舜耕穀百姓的激烈反抗。朱載墱派人請鐵扇門暗中相助並許諾事成之後賞鐵扇門掌門溫仲禮做德王府儀衛司副將專守夏宮,遭到溫仲禮婉辭拒絕。朱載墱惱羞成怒將溫仲禮關進德王府地牢施以重刑迫他屈服,溫仲禮鐵骨錚錚寧死不屈,朱載墱便羅織罪名誣陷溫仲禮私通白蓮教教匪,綁送濟南府公堂砍了腦袋。接著,朱載墱一不做二不休,溫仲禮頭七前晚便以剿滅白蓮教亂民的名義親帶德王府軍校圍攻舜耕穀,鐵扇門群龍無首,沒能組織起有效抵抗,最終慘遭滅門。
鐵扇門罹難之時,溫長老尚不滿十六歲,兩天前奉母親之命前往曆山興國禪寺向方丈圓融法師專門致謝才幸免於難。圓融法師跟溫仲禮有一定私交,溫仲禮被關押期間圓融法師受溫仲禮家人之托曾兩赴德王府向朱載墱說情,雖未能將人救出,但溫仲禮夫人仍然感恩於心,溫仲禮下葬後第四日一早就差遣獨子溫承義到圓融法師處表示謝意並認捐百兩銀子的香油錢。
種善因得善果,造惡業必定得惡報。正是溫仲禮夫人的這份感恩之心給溫仲禮、也給鐵扇門留下了一顆種子。圓融法師本就是大慈大悲之人,又是得道高僧,見到故人之子孤單單一人上山,頓生慈悲,當即決定閉關萬佛洞獨自誦經三日超度故人早生極樂世界。已初涉人世的溫承義也即決定守在萬佛洞外吃齋三日以示虔誠之心。
到了第三日晚間二更將盡時分,正在萬佛洞外鬆明之下獨自困坐的溫承義恍惚之間聞得山下有喊殺慘哭之聲,猛然站起循聲而望,早見山下火光燭天,自家院落已是一片火海。溫承義心知有變,急欲下山,手腕卻給人一把攥住,扭頭一看,正是圓融法師。
溫承義僥幸成了漏網之魚,朱載墱派兵四處搜查並畫圖懸賞緝拿。朱載墱為了將來報此血海深仇,又不想連累圓融法師,遂懷揣圓融法師的私信一路南奔六百裏到白蓮教武安山總舵投奔鐵笛劍皇甫猛。無有子嗣的皇甫猛見溫承義少年英雄,將年方二八的獨生女兒皇甫香雪許配給溫承義,有了這層關係,溫承義一步步走向白蓮教的權力核心,三十歲的時候升任為獨當一麵的執法長老,而且是長老裏麵地位最為崇高的東方執法長老。
溫承義能做上僅次於左右護法的東方執法長老,並不僅僅因為皇甫猛這層關係,更主要的還是他的獨門絕技鐵扇功。溫承義聰明有悟性,八九歲時就已經將鐵扇功秘籍《三扇五越》中的所有口訣背的爛熟於胸,在白蓮教總舵高手雲集的大環境下,以練功勤苦著稱的溫承義自然就成了高手中的高手。
溫長老的鐵扇功講究的是後發先至、以快製快、以逸待勞,用力上是以巧製猛、以柔克剛、一巧破千斤。
溫長老此時之所以走出來要跟短腿男一決高下,其實是很有些情勢所迫的意思。從小的方麵說,直隸分舵舵主辜開山、江東分舵舵主揚子鼉都是他的直屬部下,兩個輸得那麼麵,他需要挽回麵子;從大的方麵說,溫長老掌控的白蓮教東方區域是白蓮教中實力最強大的一方力量,站出來做出自己的擔當既義不容辭也天經地義。
《孫子兵法》雲:“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高手之間過招其實也是一樣,如果連對手武功的深淺、特長、絕活甚至師承門派都一無所知,那就如同對手一直藏在暗處而自己站在明處一般,不處處被動處處受製就已不易,再想取勝除非你有比對手高出多得多的絕對實力,不然斷無可能。
溫長老當然知道這一點,他很想了解一下眼前這個謎一般的對手,可遺憾的是辜開山、揚子鼉兩個稀裏糊塗敗下陣來,短腿男莫說出招,甚至刀都未出鞘。
“我必須首先逼他出手!”溫長老心裏嘀咕著,但又頗有些猶豫,“要逼他出手自己勢必要先動手,如果自己先動手,自己可就是揚短避長了……揚短避長就揚短避長吧,先逼他出了手再說。”
溫長老打定主意,一聲“看招”,欺身直進,鐵扇假摔實點,直奔短腿男麵門神庭穴。溫長老身法實在太快,“招”字尚在口中,鐵扇裹著厲風已襲至短腿男麵門。這令短腿男大感意外,長刀刀鞘緊握在手,望上一格,堪堪攔住鐵扇的攻擊路線,動作啟動之快很是匪夷所思。
溫長老這一招“蜻蜓點水”就像圍棋著法中的試應手,心裏早有預案,待短腿男動作做出,鐵扇遽然回收,身子後仰,一個大滑步,“嗖”一下便從短腿男腋下突至其身後,一招“反攻倒算”,鐵扇點向短腿男大椎穴。
如果說上一招令短腿男頗感意外的話,這一招就令短腿男大大吃驚了。一般招法,“蜻蜓點水”之後要麼繼續跟對手正麵纏鬥,要麼借力騰空翻飛至對手身後再行交手,而溫長老這一招不僅快如閃電而且打破常規,著實令人防不勝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