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孟金道:“沐大哥這才叫有勇有謀智勇雙全,這哪是往自己臉上抹粉?是吧,沐大哥。”
沐林生道:“我沐林生就是智勇雙全嘛……孟金兄弟這話我愛聽。”
沈孟金一笑:“沐大哥愛聽,我就多說幾句。喂,沐大哥,你跟幹爹比劍正比的熱鬧,那個叫停你們的是誰?你們認得嗎?”
沐林生搖搖頭:“那個黃老三嗎?不認得。而且他戴著麵具……一張假臉。”
“假臉?”沈天一有些驚奇。
日光凝道:“林生兄,這個黃老三咱就不提他了吧……人家都不想讓咱們認得,咱們還說道人家幹什麼?”
沐林生道:“那個黃老三雖說與咱們素不相識,但我感覺此人言談之間頗有英雄之氣,又不會武功,我還真有些為他擔心了。”
日光凝道:“林生兄就不要替古人擔憂了,我在揚州楊廣墓上見到過他們,與他同行的那個小夥腰懸佩劍,應該會些武功。”
沐林生“哦”了一聲,日光凝接著道:“提起他們三個,我倒想起個事來了。那日在江邊石磯咱們一哄而散的時候,我倒留意了黃老三。我看見他們三個在一塊巨石之後會合了,那個佩劍的小夥子好像說到了沐哥哥幾個字。當時我還在想,這個黃老三原來是跟林生兄一夥的。”
沐林生又“哦”了一下:“說到我了?你說那個佩劍的小夥長什麼模樣?”
日光凝道:“那個小夥子嗎?我還是有些印象的,十七八歲,傻裏傻氣的……嘿嘿,我倒不是說他傻啊,臉膛子有點黑,就是不太白的那種……”
沐林生笑道:“你甭說了,我知道了,你說的那個小夥子叫秦種田,我們有過一麵之識的。不過,他的那點功夫有跟沒有也差不了多少……”
幾個東扯一陣西扯一陣,想起個什麼話頭就要扯上好一陣,一路行來並不覺得寂寞。正是四月中下旬之交暮春時節,天氣晴和,風和日麗,千裏鶯啼相伴,後半夜又有明月照著,每天走的路少說也有四五百裏。
這天黃昏時分,四個人堪堪來到了衡山腳下一個小鎮。正走之間,抬頭看見一座高大巍峨的青石牌坊,上書“天下南嶽”四個瘦金體大字,卻是北宋徽宗皇帝親筆所題。這才知道眼前的這座小鎮就是遠近聞名的南嶽古鎮。
街口向南一家客棧,名曰“望嶽客棧”。高高的門樓,高高翹起的屋簷,偌大的一個院落,看樣子規模不小。
“今天咱們就住這吧。”沐林生揚鞭一指“望嶽客棧”。
沈天一道:“你是老大,你說住哪就住哪。”
四個來到客棧門口下了馬,早有兩位候在門旁的店夥走上來過來牽馬。
沐林生吩咐道:“把馬喂好了,多加些料,明日多給你些銀子。”
其中一位店夥答應道:“公子爺請放心,誤不了你們的事的。”
四個要了兩間上房,照例是孟金、天一一間,沐林生、日光凝一間。
“望嶽客棧”對過便是一家老字號飯館,門頭上大書“劉李記”三字。
“劉李記?這名字挺有意思,看有什麼好吃的。”沈天一在前,一直的走進“劉李記”。
這是四個事先約定好達成的協議:沐林生是老大,怎麼住由沐林生說了算;沈天一是小老大,怎麼吃聽他安排。
跑堂的見四個貴公子裝扮,將四個徑直的引入樓上雅間,恭恭敬敬的:“四位爺,要吃些什麼?”
沈天一道:“囉嗦什麼,有好吃的,盡管上。”
“公子爺,我們這裏好吃的多哩。”跑堂的扳起了手指頭,“有一品香、二度梅、三鮮湯、四季青、五燈會、六子連、七層樓、八大碗、九如意、十樣景。”
沈天一笑起來:“你說了這麼多,我也沒聽明白,你倒是說詳細些。”
跑堂的道:“敢問公子爺可是原來的客人吧?”
沈天一道:“遠來的怎麼了,近來的又怎麼了?莫非遠來的就要宰我們嗎?”
跑堂的陪笑道:“公子爺誤會了。小人是說公子爺如果是附近來的就應該知道剛剛提到的那些菜肴名色。”
沈天一道:“是這樣啊。我還以為是要宰我們呢,是的,我們都是遠來的,你就說說這些菜肴名色吧。”
跑堂的道:“好嘞,幾位公子爺請聽好了。這一品香就是單盤素菜。二度梅乃是小菜,黴豆與腐乳兩個小樣。三鮮湯乃是湯菜,就是三樣時鮮青菜作湯。四季青是炒菜,四種不同青菜混搭著炒。五燈會是燉菜,五種燉品。六子連是燒菜,就是燒茄子、炒筍子、燉菌子、油辣子、豆幹子、藕丸子一鍋燒。七層樓即假肉、丸子、饅頭、子麵筋、菜心、玉蘭片、香菇等七樣層疊而成,有如葷菜中的全家福。八大碗就是用八樣仿葷素菜席。九如意就是便餐了,按時令不同、客官人數多少配菜,能使客人吃得滿意即行,所以又叫如意餐。還有個十樣景。這十樣景又分兩種:一種是十景素燴,稱小十樣,就是由玉蘭片、紅蘿卜、白蘿卜、百合、白菜心、冬菇、荸薺、馬鈴薯、豆筍皮、子麵盤筋等燴燜而成。另一種就是大十樣,有珍珠米、油捆雞、油豆筍、冰糖湘蓮、七層樓、八寶飯、烤菇湯與青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