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老怪的全息功本來就已練得爐火純青,卻又給金蟬無意之間打通了任督二脈,功力豈止成倍的增長!當此情勢危急之時,支老怪運起全力左右開弓將雙掌接連拍出,當麵的銅鼓幫眾弟子哪能承受得了,早給拍倒一片,哀嚎連連。六個黑衣人也給支老怪的掌風迫的閃到了一邊。包圍圈再次給支老怪硬生生的撕開一個缺口。
“走,兄弟!”支老怪攜住駱齊山一隻臂膀,兩個同時發力,發聲喊,身子高高飄起,堪堪落在包圍圈之外。
六個黑衣人沒有一個是等閑之輩,身法也是奇快,支老怪、駱齊山身形甫落,六個黑衣人如影隨形在後邊緊追而至。
“休要走了駱齊山、支齊德!”銅鼓幫眾人呼喊著洶湧而至。
支老怪、駱齊山拚足力氣且戰且走,看看來到百尺崖邊,早又給銅鼓幫眾人在三麵圍了個結實。
“哈哈哈,駱齊山、支齊德,前邊就是百尺崖,是乖乖的束手就縛,還是從這裏跳下去,悉聽尊便吧!”盤雲鶴儼然一副勝利者的姿態。
“你們跳啊,萬丈淵裏就是王八烏龜多,跳下去喂烏龜王八去吧!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銅鼓幫眾弟子一陣浪笑接著一陣浪笑。
“喂王八?也不掂量掂量你們這群王八羔子有多大本事!你們既然想下去喂王八,我支老怪絕對成全你們,你們那個敢來啊?”支老怪聲調鏗然了無懼意。
“支齊德,說話就不怕風大閃了舌頭?哪個敢來?我鬼刀王七就敢來!”一位黑衣人突地跳將過來,刷的一下從背後抽出一把明晃晃的鬼頭刀。
“哈哈哈哈哈!”支老怪連笑數聲,“果然是鬼刀門的人,請問鬼老七,為何不在北京風風光光做你的錦衣衛將軍,卻千裏遙遠跑到這裏來做甚?”
王七晃晃手中的鬼頭刀:“跑到這裏來作甚?你支老怪也是見多識廣的人,不知道我王七手中的這把鬼頭刀是幹什麼的嗎?那我就再次告訴你,七爺手中的這把鬼頭刀就是專門來鬼門堡砍鬼剁鬼的!”
“哦……嗬!”支老怪打了個哈哈,“鬼老七怎麼沒帶令弟一起前來?”
王七道:“對付你們區區鬼門堡,哪還用得著如此興師動眾來許多人?”
支老怪道:“令弟不來,你們這群烏龜王八可就湊不齊了!”
王七這才明白支老怪是在轉著彎的罵他,當即回罵了一句:“你才是烏龜大王八!休走,接王七一刀!”王七亂中跟支老怪、駱齊山交了數掌沒占到絲毫便宜,便想到了使用兵器。
“王將軍且讓一讓,我們再招待他們一道開胃菜。”盤雲鶴一揮手,緊跟著又跳出來十數位銅鼓幫弟子。
銅鼓幫弟子各從腰間解下一個亞腰葫蘆拿在手裏,正要擰開葫蘆,卻見那些葫蘆紛紛脫手,在地上骨碌碌直滾,一直滾到百尺崖下,噗噗嚕嚕滾落進萬丈淵中。
十幾位銅鼓幫弟子都莫名的奇妙的回頭看著盤雲鶴,盤雲鶴不知所以,罵道:“廢物,你們這是抽風嗎!”
一個膽大些的銅鼓幫弟子道:“幫主,我還真有些抽風的感覺,剛剛拿出葫蘆就手腕發麻,再拿不住了……”
另外十幾位銅鼓幫弟子也亂紛紛叫道:“幫主,我們也是!難道解藥不靈,我們先都中毒了嗎?”
盤雲鶴罵道:“胡說八道,你們葫蘆還沒擰開怎麼會中毒?都給我滾回來!”盤雲鶴也想不明白是怎麼回事,但也不敢再繼續使毒,他哪裏想到這是日光凝隱在樹杈之上利用隔空點穴、隔空取物的絕招在搗鬼!
支老怪則毫不留情的嘲笑起來:“烙鐵頭真是不夠意思,怎麼把給支某準備的開胃菜都送給烏龜王八了?”
王七身子一縱,又跳將過來:“開胃菜就免了吧,有大菜招呼你們還不把你們撐死!”
支老怪拿手指著王七:“呸!就你這兩下子,也配稱大菜!”
王七大怒,掄起鬼頭刀向支老怪麵門直剁下來。支老怪卻仍以赤手空拳相搏。其實武林高手功夫達到一定的境界,飛花摘葉都可傷人,手中有無兵器根本就沒有任何差別的。
王七也不虧是鬼刀門的高手,一把鬼頭刀使得風雨不透,可是支老怪畢竟技高一籌,雖隻一雙肉掌,卻招招搶占先機,不過七八招之後,王七便給打的隻剩下了招架之功。
幾乎王七攻向支老怪的同時,另有一名黑衣人手持一雙鴛鴦拐撲向了駱齊山。駱齊山一看兵器就知道是鴛鴦門的人。青州鴛鴦門在江湖上極有名頭,從創始至今已經將近二百年。青州鴛鴦門的開派祖師本乃一介落魄書生,因屢試不中於是躲進深山修道,在一溪澗之畔偶見一對野生鴛鴦在水麵交頸嬉戲,因生頓悟,自創了一套健身拳法並名之曰“鴛鴦拳經”。青州鴛鴦門傳到第三代時又創出了“鴛鴦刀經”,為了將鴛鴦門發揚光大,這第三代掌門人一旦有空便悉心教習三個兒子練武,也是望子成龍心切,卻將最有習武天賦的幼子的一條腿練殘了,隻好讓老三終止習武。可是塞翁失馬焉知非福,誰都沒料想到這瘸了腿的李家老三沉寂十年之後竟偷偷的練出了自己的絕技“鴛鴦拐”。後來比試武藝,兩位哥哥聯手都對付不了他的“鴛鴦拐”,這李家老三便當仁不讓的坐上了鴛鴦門第四代掌門人的寶座,“鴛鴦拐”也自此成為了鴛鴦門的看家功夫。“鴛鴦拐”在青州聲名大噪的時候正趕上靖難之亂,朱棣親率北軍跟兵部尚書鐵鉉率領的南軍大戰於濟南城下。鐵鉉為了保住濟南,秘密派人到青、萊二州招募民間義士協助守城,鴛鴦門也派出了最得意的大弟子李五篪到了濟南。可是這個李午篪卻沒有協助鐵鉉守城,而是偷偷地潛進了北軍營中向朱棣報告了這一情況,令朱棣適時的調整了策略,作出了躍過山東,直搗京城的正確決策,並一舉取得了最後的成功。李午篪也因此得到了朱棣的賞識和信任,從此將李午篪留在身邊後來更是封李午篪做了錦衣衛從五品的副千戶,李午篪也從此飛黃騰達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