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的開頭要從兩百年前說起,自古這天下大勢就沒有什麼長盛不衰的說法,天道輪回,世間繁華,就像那路邊豐長的野草,不管你是如何的茂盛,終究敵不過四季交替。從初春的新新嫩芽,到火熱夏季的枝繁葉茂,再到秋季的逐漸衰敗,直至寒冬的枯枝敗葉。一個又一個的王朝出現,緊接著又逐漸退出曆史的舞台,無一不是前赴後繼的上演著,曆朝曆代源源不斷,一步步的將曆史緩慢的推向新的時代。
在這片廣袤的土地上,毅然矗立著一個大國,也就是梁國,因常年累月的安逸,這讓處於巔峰時期的梁國逐漸開始走向衰敗的道路。
由於梁國一統天下久無戰事,當今朝中的武官再無用武之地,久而久之,那些文官的地位就漸漸超過了武官。俗話說得好,打江山不可無能將,治江山不可無文官,以至於這梁國的文武官員的地位差距越來越大,諸多武官的職位基本就成了虛職且不再有任何的實權,就如同混吃等死,毫無用武之地。曾經位高權重的將領們逐漸失去了寵信,軍隊也都自然落到了朝中得勢的奸佞手中。
就連大將軍衛廣也沒能逃過,和大多數武官一樣,也因朝內奸臣的陷害而被貶,被皇帝遠放邊疆,駐守邊界。他憤恨無比,因為當今朝中早已沒有武官的一席之地了,稍有不慎還會招來奸臣的毒手,甚至是人頭不保!於是他終日獨自一人借酒澆愁,想到往日風光不再,不禁黯然神傷。
屬下眾將見衛廣日漸消沉,於心不忍,同時眾將也都和他一樣飽受著奸佞迫害之苦,於是他們索性一不做二不休,紛紛冒死聯合向他進言起兵造反之事。
衛廣見眾將個個視死如歸,不僅未處罰他們,反而還不禁淚流滿麵。
反了朝廷?衛廣又何嚐不想,可謀反畢竟不是小事,再加上自己又是一名武將,武將的職責本應是保家衛國,這一反,豈不成了萬人唾棄的逆賊?那自己這麼多年的努力豈不也一同付諸東流?再者起義一旦失敗,那將是萬劫不複,遺臭萬年!
衛廣心中拿不定主意,一時間也不知該如何抉擇,無奈隻得讓眾人先行退下。
在接下來的幾天裏,衛廣是茶不思飯不想,整夜整夜的失眠,人也憔悴了許多,不過在最後,他還是下定了決心。男兒當有作為,有血性才是,若是就這樣一直虛度餘生,和死人又有何區別?與其如此,那還不如賭上一回!
終於在三日後,衛廣召集眾將領,宣布了自己的決定!手下眾將得知此決定後,皆欣喜無比,並且紛紛表示願赴湯蹈火。
就這樣,衛廣叛變了,一時間,他率領的叛亂軍可以說是聲勢浩大,勢如破竹,呈橫掃千軍之勢,一路殺的周邊守軍是丟盔棄甲,並且在他威名的影響下,所到之處皆有主動投降者。
叛亂軍可謂是戰無不勝,大軍從邊關向內擴張迅速占領了東邊大片疆域,朝廷多次派大軍圍剿也無成效。而且梁國朝廷也不能僅僅為了一支叛軍而輕易動用國力,畢竟在這片土地之上,看不到的隱晦勢力還是很多的,現如今的朝廷早已不像當年那般嚴明,許多的地下實力也足以讓人引起重視,無奈這平亂之事隻得一直僵持了下去。
因衛廣此事影響,當朝皇帝唯恐朝內武官再有叛亂,無奈隻得親自下旨恢複武將的實權和文武地位的平等,這從某種程度上是減少了文官的權力,各路將軍也再次擁有了統領軍隊的權力。
可此令一推出,奸佞之臣的利益必然是受到了威脅,他們集體開始了權力上的反擊。一時間,朝中混亂不堪,用雞飛狗跳來形容也不為過,這就給秦國的建立創造了寶貴的機會。
五年後,衛廣正式稱帝,建立秦國,定都高昌。
同年,梁國的樂陽太守明固早已不滿朝廷的腐敗混亂,他也萌發了反叛之意,又鑒於秦國成功的例子,這給了他極大的信心,於是他便開始私下派遣使者和秦國暗地私通。
明固擁軍數萬,府上也豢養著大批死士,實力極為強大,雖說不能以一己之力與朝廷抗衡,但是如果有了秦國的幫助,那也未嚐不能鬥上一鬥!
之後,在秦國的大力幫助之下,明固的樂陽軍陸續吞並了周圍大大小小幾十座城池,在壯大了自己勢力的第四年,他也效仿起衛廣稱了帝,建立晉國!定都樂陽。此後,秦晉兩國就開始聯合起來共同抗梁,一步步的走向正軌!
對於秦晉的聯合抗爭,梁國內亂雖已平息,但也已是朝綱紊亂,元氣大傷,諸多文武大臣皆死於朝廷動亂,這對梁國而言無疑是一場浩劫!所以對於收複秦晉,梁國實在是無能為力。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三國鼎立的局勢,十分天下,秦晉各占兩分,梁獨占六分,就這樣,紛紛擾擾的局勢持續了兩百年。
現如今,這種持續已久的平衡終究還是被打破了。
梁永興二年,在都城建康城的太和殿內,剛當上皇帝沒多久的郭辰正高高在上的坐在龍椅上,此時在他年輕的臉上,可以看到一絲傲氣,畢竟他是新任帝王,滿懷的雄心壯誌急需實現。
他甚至心想收複秦晉此等曆代皇帝都沒能完成的大事,絕對要在自己任內把它完成,眾所周知,梁國國力比秦晉兩國加起來都要強。所以不管用什麼辦法,也不管秦晉多麼頑強,自己都必須要將這二國收複,並且決不允許失敗。到那時,世人千秋萬代都將會歌頌著自己的豐功偉績。
想到這裏,郭辰不自覺的就露出了自信的笑容,隨後,他理了下龍袍,看向滿朝的文武百官,緩緩開口道:“秦晉兩國猖獗兩百年,實數大梁之恥,父皇生前唯一的心願就是希望朕能代替他滅了秦晉兩國,這同樣也是大梁曆代皇帝的遺願。如今此等重任落到了朕的身上,朕絕不會再讓秦晉兩國繼續這般猖狂下去,此番關於發兵攻打秦晉之大事,不知諸位愛卿都有何良策啊?”
郭辰說完就左右觀察起了這些議論紛紛的前朝老臣,想到自己乃是新皇上任,氣場上絕對是要拿出點威嚴來壓一壓這些狡猾的老狐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