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光一閃,林靜閑又回想到了之前的畫麵。
“你這包袱裏還有件長衫誒,你閨女給你買的?”
“有些日子了,一直珍藏著沒穿過,為了給城裏的體麵人看而買的。”
“人再怎麼窮酸,也不能落了子女的麵不是?!”
董府的沒落打破了青鵲街的寧靜,瞬間席卷了整個泉津郡的各個角落。
一場董家家主的壽宴,成了家族破敗的開始。
據說是孤身一人的少年,單刀赴會,硬是幹翻了董府所有的高手。
至於當時衙門趕來支援董府的衙役。
在青鵲街的一個小巷便被一個身穿朱紅袍子的男子一劍盡斬,然後事了拂衣去,很是淡然。
而且,縣太爺賀秋明的頭顱不知何時又被懸掛在了衙署的牌匾。
去看熱鬧的人都知道,這是那人用來祭奠鏡花水榭前花魁秋娘的。
一時間,大大小小的市裏坊間都掀起了一片嘩然,引起了一場軒然大波,久久難以平息下去。
在董家煉氣士和武夫被屠戮殆盡後,曾經董家的仇家一時奮起。
抄家的抄家,打砸的打砸,也在宅邸放了火,唯獨是沒有殺人。
因為就在眾人一窩蜂擁向董府時,那少年就站在董府大門處,一夫當關抵擋了董府的眾多仇家。
那少年隻是兩手負後站在那裏,但當時一個人都不敢上前,極為忌憚!
最後那少年在門外站了將近半個時辰,留下一句“還是想不明白,不要殺人”後便獨自走了。
果然,董府沒有死人,不過丫鬟和下人都跑光了。
唯獨是那曾被死去的大少爺董榮罵過“看門狗”的管家,依舊是念了舊情,領著老爺子住在了破廟裏。
林靜閑聽到消息後去廟裏看過了,也知道了許多。
年邁的管家是小時候被爹娘賣進城裏的,當時是做了馬樁子,後來被董賀朗遇見,叫去做了管家。
董賀朗對他有知遇之恩,而他在董府也當了幾十年的管家了,早就把這裏當家了。
所以難怪他在董府破敗後依舊照顧著董老爺子。
有人說董榮說的是對的,老管家就是一條狗。
畢竟“子不嫌母醜,狗不嫌家貧”嘛!
林靜閑唏噓不已。
世上之事,有時候難說得很!
至於董府剩下的那個董榮的正房妻子。
在筵席上看到丈夫被刎出心肝後,就已經影響了心智。
再加上後來闖上門來的人當眾羞辱,更是變得癡傻了。
後來被人簽了賣身契,賣到了城中下等窯子裏,過著非人的生活。
林靜閑來到乞丐乞討的地方,將懷中長衫套在了他身上。
看著篝火上烤著一碗別人施舍的粥,林靜閑善意提醒道:“老先生,這粥再熱就糊塗了。”
乞丐不搭理他。
他也不搭理乞丐。
不過他前腳剛走,就有一個孩子王似的小童帶著一群娃娃,一腳踢翻了乞丐的粥碗。
有頑劣的孩子拿撿來的枯樹枝在他背上抽打,別的娃娃就朝乞丐身上丟石子。
乞丐大叫著掩頭蹲下去,騰出一隻手將那碗倒了的糊塗粥往嘴裏塞。
林靜閑頓身,腳尖一點,幾顆石子盡數打在了那幾個娃娃屁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