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九九章 分別(2 / 3)

“八月節後走也還是走。”夏至笑了笑。

……

李夏有很多的話要跟夏至說,不過因為他的遲疑,也因為夏至隱隱的拒絕,到最後他離開的時候也並沒有跟夏至說出心中最想說的話。

這樣回到李府的李夏就顯得心事重重、垂頭喪氣。

田夫人知道李夏去了寧華堂,因此對李夏的一舉一動都特別的關注。李夏的失意看在她的眼睛裏,她一方麵心疼兒子,另一方麵卻是暗暗的歡喜。

看來李夏去京城的事是不會有什麼阻礙了。

田夫人跟李山長說起這件事。他們都猜到夏至應該是沒有挽留李夏。

“算她還知事。”田夫人這樣說。

李山長輕輕歎氣:“十六不是一般的姑娘。”

如果是一般的姑娘那還好打發了,正是因為夏至這樣不一般,所以她才不能不忍痛將兒子送到京城去啊。

雖然是這麼想,但田夫人想到夏至在這件事上的表現,暗地裏也不能不點頭。

寧華堂

李夏走後,夏至難得地失眠了。

她知道李夏的意思,但她不能攔著李夏。小兒女哭哭啼啼,糾纏大鬧都不是她能做的出來的。

李夏的離開已經成為定局,那麼她能做的就是坦然接受。

分開幾年,既然對李夏沒有害處,那她就沒有理由攔著。

李夏現在對她是心熱的很,但李夏畢竟也是個少年。分開幾年,如果李夏對她的心意變了,那麼李夏就不是她要的那個人。如果到時候李夏的心意依舊沒有改變……

李夏定了啟程的日期。夏至捎信兒回大興莊,夏橋起碼要來送送李夏。

夏至還是忙自己的事,不過是抽~出空閑來準備給李夏捎帶的東西。對於九姑太太、田括、甚至夏大姑等人在她麵前委婉的、小心翼翼的試探和安慰,她都一笑而過,並不放在心上。

大興莊接到了夏至的信,夏老爺子果然打發了夏橋來。

“以前一直沒聽說,咱說去京城就去京城,還一去就是幾年?”夏橋到了寧華堂就問夏至。

“他爹娘的安排,估計是京城那邊正好有大儒名師,人家可不等李夏。”夏至就說。

“那倒也是。”夏橋立刻就認可了夏至的說法。

夏至帶著夏橋、小黑魚兒和小樹兒專門到李府看李夏。

田夫人將他們請到上房一起說話。

當著田夫人的麵,夏至也沒有什麼好隱瞞的。

知道李夏要往京城去,夏老爺子和夏老太太讓夏橋給李夏捎來了不少的東西。

“這是我奶帶著我三嬸、蘭子姐她們趕出來的幾套衣裳和鞋襪。沒做外麵的大衣裳,怕咱們這的衣裳料子和樣式不合京城的式。”

夏至就將疊的整整齊齊的幾套衣裳鞋襪遞了上去。田夫人讓小丫頭趕在李夏前麵把東西接了。她讓小丫頭把東西端到她麵前仔細地看了。

“好細密整齊的針腳。讓你家人費心了。”田夫人很客氣地跟夏至和夏橋說。

“我們莊戶人家,也沒有什麼值錢的東西,不過是一份心意。”夏至就笑了笑,隨即又將幾張皮子,一盒山參,還有用錦匣裝的點絳唇的口脂、花露等送了上去。

皮子和山參都是她陸續搜集的。

“聽說京城比咱們這暖和,可到冬天也是冷的。咱們這皮子好,多帶幾塊去,到時候做什麼都行,送人也不錯。這山參也算難得,留著應急。”

至於點絳唇的東西,那是給李夏送人用的。

李夏到了京城要住在他大哥家裏,少不得要跟他的大嫂處好關係。

這話夏至當然是不會說出口的。

田夫人在上麵坐著,看見夏至送的東西這樣用心,心中也有所觸動。對於夏至今天這樣來見李夏她更是非常納罕。

田夫人以為夏至要送東西,也會在私底下約見李夏,這些囑咐的話也會私底下說給李夏聽。

夏至如此作為,再次讓田夫人不得不對她刮目相看。

田夫人不喜歡夏至,不是因為夏至本人。如果不是李夏那麼喜歡夏至,田夫人覺得她可能也會像九姑太太那樣很讚賞夏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