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二(3 / 3)

再進一步,那該是孫子輩、重孫輩們了。

畢竟是和平的年代,一個家族的崛起,勢必要經過幾代人堅持不懈的努力。

相比起小兒子,夏老爺子更喜歡李夏。

謙謙君子,溫潤如玉。夏老爺子覺得自己認識的所有人中,隻有李山長和李夏父子能襯得上這句話。

如果說從前的李夏還有些稚氣,那麼如今的李夏卻已經是一塊雕琢完美的無暇美玉了。

看著並排坐在自己麵前的李夏和夏至,夏老爺子心中有更多的感慨。

李夏和夏至的親事經曆了不少的波折。所謂好事多磨,他們兩個終究還是按著最先定好的婚期成了親。

或許是之前已經把這輩子能經曆的磨難都經曆了的緣故,成親之後,小兩口的日子倒是順順當當的。原本他和夏老太太擔心的夏至跟婆婆之間的問題並沒有出現。

實際上,成親之後,夏至跟田夫人相處的不錯。

夏至進門三個月後,田夫人就提出來讓夏至管家。當然她不會立刻就將所有的家事都交給夏至,那就不是交權而是為難了。她還要帶夏至一段日子,等夏至上手了,她再將一切掌家的權力都交給夏至。

而夏至也正如她自己之前一直表示的那樣。給田夫人幫忙可以,但她並沒有掌管李家後宅的心思。

在李家生活,夏至對田夫人很是尊敬孝順。

之後李夏進京,田夫人並沒有考慮太久,就同意了讓夏至陪同李夏前往。

李夏之前在京城鬧過一場大病的事情田夫人永遠不會忘記。夏至進門之後,她冷眼瞧著夏至和李夏相處,除了她自己,也隻有夏至照顧李夏她才能夠放心。

李夏在京中讀書一年,之後參加會試、殿試,被欽點為狀元。李家雖然文風極盛,但三元及第,李夏還是第一個。

李家為此幾乎沸騰。夏至也成了李家媳婦中旺夫的典範,雖然夏至對此不以為然。

李夏和夏至從此就定居京城。他們當然沒有跟李家大哥同府居住。夏至在跟著李夏進京的時候,也隻在李家大哥家裏住了幾天,然後就搬出來住進了自己的宅子裏。

那宅子是夏至的陪嫁之一。

李夏一定會走科舉的路子,這是夏至早就看出來了。而且她的生意遍布大江南北,自然也少不了京城這樣的地方。早在第一次進京和李夏見麵的時候,夏至就著手在京城尋覓合適的住宅了。

京城居住了幾年,李夏的仕途一直很順利,如今已經官居四品,可以說是當今朝廷上最年輕的四品官了。

進入仕途,李夏就身不由己,幾年都沒有回鄉。今年還是因為夏老爺子七十大壽,夏至和李夏商量了,李夏上本請了兩個月的假期,這才回北鎮府探親、祭祖,連同給夏老爺子拜壽。

北鎮府的風俗,像六十六,七十這樣需要大慶祝的都並不在壽星生日的時候舉辦,而是要年底下或者正月裏挑選個吉利的日子操辦。

夏老爺子也就按照這個風俗,所以選定了臘月二十這個日子。

正好李夏和夏至能趕到,又不耽誤之後李家祭祖,以及李家的團圓年。

夏老爺子從來都是個體貼周到的人。

一會的工夫,夏老太太帶著孫蘭兒、月牙兒、田覓兒、臘月幾個從外麵進來。大家就將孩子們帶開,這麼亂了一陣,又將小娃娃們都安置好。女人們得了空閑在一處說話。

其他人一年間多少能見麵,隻有夏至久居京城,雖然常有書信來往,但畢竟不如親見,所以這一團聚,就有許多的話要說。

“我姐是不是又長高了?”臘月在仔細打量了夏至很久之後才開口說道。

“是長高了。”夏老太太就說。

夏至何止是長高了,而且也豐滿了一些,畢竟已經是三個孩子的母親。

離開北鎮府去京城的時候,夏老太太等人是親自送過夏至的。那個時候夏至雖然已經成親,但還是個姑娘的樣子,如今的夏至雖然靚麗更勝當年,卻已經是少婦的模樣了。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