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5章 時尚曆史學你不可能先鋒到死(5)(1 / 3)

首先電影中的服裝是與現在相隔了一千多年的古波斯的服裝,它在款式上與今天現代都市服裝沒有關係。雖然時裝界也在不斷“複古”,但最“古”也就汲取到上世紀四十年代的元素,不可能推遠到古代。就像拿過奧斯卡最佳服裝獎的《伊麗莎白》《年輕的維多麗亞女王》,因為它們服裝的審美與現在關係不大,所以也不能影響今天的時尚。一般能影響當下時尚的電影服裝不是複古型的而是未來型的,從《星球大戰》到《阿凡達》,都在一定時間段中影響了流行風向,就因為它們是關於未來的片子,裏麵的服裝有前瞻性。

其次,電影服裝設計師與T台服裝設計師不同。《波斯王子:時之刃》的服裝設計師是Louise Frogley,Louise Frogley曾給眾多著名的大片設計過服裝,如《十三羅漢》、《地域神探》、《007:量子危機》、《加勒比海盜》等等,但是Louise Frogley極少被人關注,在時裝界也沒有什麼影響。因為電影服裝設計師麵對的是導演與劇本的要求,要為特定場景去設計服裝,那些服裝往往與流行與否無關。而T台設計師針對的則是普通人的穿著和下一期的流行趨勢,與生活更為密切相關。所以T台設計師哪怕在審美上、技術上比不上電影服裝設計師,其影響力也遠大於電影服裝設計師。

但電影服裝的存在卻是非常重要的,它讓電影故事顯得更為真實,襯托出人格的性格與場景的寓意,並且讓觀眾們獲得那個電影時代的服裝知識、服裝審美。就如《波斯王子:時之刃》不僅是一個神奇的故事,也是一場不斷變換“T台”的豪華“古波斯服裝秀”。

T-shirt的故事與新事

夏天最流行的服裝款式是什麼?恭喜你答對了,正是“T-shirt”。下裝中最流行的絕對是牛仔褲,在上裝中,最流行的,則肯定是T-shirt。

沒有人不穿過T-shirt,但卻不是每個穿過T-shirt的人都會清楚它的相關知識,在此,我不妨做一點普及:T-shirt最早出現在古羅馬時期,愷撒大帝曾經穿過的一件,後來在龐貝遺址上發現了它。而現代T-shirt的真正曆史還不到100年,T-shirt一詞問世是上世紀20年代,當時的韋伯大詞典第一次將它收錄其中。

T-shirt起初是內衣,翻領半開領衫,後來才發展到外衣,包括T-shirt汗衫和T-shirt襯衫兩個係列。關於它的名稱的來曆呢,一種說法是17世紀在美國馬裏蘭州安納波利斯卸茶葉的碼頭工人都穿這種短袖衣,人們把“Tea”(茶)縮寫為“T”,便將這種襯衫稱為T-Shirt;第二種說法是在17世紀時,英國水手在背心上加上短袖以遮蔽腋毛;第三種說法是因為袖子與上身構成“T”字形。

幹巴巴的知識不好玩,好吧,我們來談點好玩的,比如T-shirt的用途。

T-shirt的用途?廢話,T-shirt不是用來穿的嗎?穿隻是它的功能的一部分,它還可以用來做“告示牌”,汗,告示牌,沒錯!大規模流行風潮始發於20世紀70年代,1973年《Wear Daily》聲稱T-shirt是當年反文化的首席發言人。1976年,著名平麵設計師Miltong laser推出‘I LOVE NY’的標誌性T-shirt,這一設計風靡整個紐約,並迅速被複製為I LOVE全球各大城市。從此T-shirt不再隻是平民的時尚,也成為平麵設計師的“最新最幹淨的白紙”。從此以後你可以在T-shirt上看到種種稀奇古怪的話語、照片、頭相、設計……

一般而言你隻看到T-shirt作為藝術創作的“白紙”或廣告,卻沒想過它的政治與社會功能吧?這種功能是目前變態的功能,比如最近江蘇科技大學的學生和鎮江市太古山社區的小朋友“開心地”穿上繪製了環保畫的T恤衫,顯得穿著者奇怪之極,像是從外太空移民來的。而CAPCOM同也在自己的e-CAPCOM網站上銷售《戰國BASARA》的主題T-shirt。每件1500日元(約118人民幣),每售出一件就會有400日元的收入捐贈到東日本大震災的捐款箱中。這款衣服上印有《戰國BASARA》中伊達政宗的圖案,而且還有一句標語:“這個國家是很強的!We'll never give up!”。

也許,這就是服裝之所以有“文化”而被稱為“文化衫”的原因了吧。